一个地方的文化遗产展现出了在历史发展上的轨迹和脉络。据历史文献记载,嘉祥历史上石雕石碑文物数量大、质量高,但由于历史发展原因、战争及自然灾害、以及当地人民文化认同感不足,文物保护意识不强,导致大量文物遗失或被毁,如今存世文物所剩无几。
目前嘉祥地区石雕石刻文物最早可追溯到建于东汉桓灵帝时期(147-189 年)的武氏墓群石刻,现存于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其中包括画像石44块、石碑两块、石狮、石阙各一对。武氏墓群石刻是武氏家族墓室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武氏家族是商朝第23位帝王高宗武丁之后。今对现存碑文和石阙铭文的比对分析可知,家族成员有四代11人,其中为官者四人:武梁官从事(刺史佐官),武开明官郡丞,武斑官长史(边郡太守佐官)、武荣官执金图等。武氏家族墓地,由陵门、神道和诸墓组成。其依次为:石狮、石阙、神道、诸墓,诸墓结构前后依次为:祭坛、祠堂、墓碑、坟墓。根据祠内画像、榜题与碑文内容推定,三座祠堂的归属为:武梁祠属于武梁,前石室属于武荣,左石室属武开明。武氏墓群石刻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保存最完整的汉碑、汉画像石群,具有极高的历史保护价值和艺术研究价值。
另有隋代开皇三年(583年)石碑,碑阳有佛像浮雕,现存于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明清石碑、牌坊少量。曾庙存明代螭首龟趺碑、曾庙三坊:青山存明代“泰山行宫坊、螭首龟趺碑、民国望柱头石狮。
本章小结嘉祥石雕艺术是因地制宜、顺势而为的产物,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优势和雄厚的经济基础奠定了嘉祥创作石质雕刻的物质条件基础。嘉祥县天然储备青石资源丰富,且当地青石具有色彩均衡典雅、石质硬度适中易于掌握等特质,嘉祥人民在较早时期就掌握了雕刻技术;嘉祥县土地肥沃、经济基础优越,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嘉祥人民较早地萌生了精神追求和艺术审美意识。
嘉祥石雕历史起源早、时间跨度大。本章梳理了嘉祥石雕历史发展脉络,概述了自石器时代到当代,嘉祥县各历史发展时期的石雕创作状况。并通过文献考察、田野调查等方式对嘉祥遗存石雕文物进行了阐述,摸清了历史文物的地理分布位置和实际保存状况。
本文转载自:http://www.ql009.com/news/show-1210486.html(手机端链接:http://www.ql009.com/mobile/news/show-1210486.html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