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灯幢也叫做石灯或者石灯笼,一般安放在寺院草坪上,或者寺院路口等地方,有的景区也使用石灯。我们来看一下石灯幢的发展历史。我国用灯历史悠久。旧石器时期,人类开始学会使用火—取暖、照明、熟食、御兽,大大推进了人类文明的演进步伐。三千多年前,人类开始使用简单的灯具承载火烛,“灯”开始进入千家万户, 《周礼》中则载有专司取火或照明的官职。汉代时期,真正意义上的石灯产生,至魏晋南北朝,石灯逐渐普及,隋唐时期达到鼎盛,宋以后逐步衰落。
佛教历来重视灯供养。灯属于佛门六种供具之一,且被看做光明、智慧的表征。燃灯供佛,既是信众的虔诚反映,亦象征了佛法的薪火相传。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供灯信仰与中国成熟的灯具发展相结合,产生了佛教特定的独立建筑小品石灯幢,兼具照明与刻经礼佛等功能,常被置于佛寺大殿前庭正前方中轴线上,也常被称作石灯笼、石灯台、石灯塔、长明灯、石灯、燃灯石塔、石浮屠等。
石灯幢可以看做我国石灯与佛教灯供养相互影响下的产物,虽则石灯在我国的灯具史上并不是起源最早或应用最普遍的灯具材质,却能够适应户外长明的需求,对于佛寺崇光尚明的传统以及火源安全性方面都能有效保证,因此宋以后石灯在一般生活中地位每况愈下,却不影响佛教石灯幢的特殊存在。目前我国境内现存最早的佛教石灯幢,为北齐起建的位于山西太原童子寺的“燃灯石塔”,此后发现的石灯幢遗物完整件还有唐代的五座。自唐以后,石灯幢普及程度更甚,形制纹饰及功能内涵均发生了较大变革,伴随着佛教的纵向世俗化与三教合一的趋势,石灯幢也逐渐出现在道教与儒家建筑中,进入民众的非宗教生活场景。横向上,佛教在中国落地生根后,对域外国家的交流影响也从未停歇,特别是东亚的日本、韩国等国家。探究石灯幢的缘起与其流变过程,实际上也是探究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佛教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过程、中国对域外国家的影响过程。
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已被基本厘清,相关的佛教重要建筑,中心伽蓝与佛塔、石窟寺等,研究者众,其分类、形制纹饰、建筑技术、以及中国化特征历来成为研究焦点。而石灯幢这一构件却常常处于被忽视地位,关于石灯幢的独立的学术性研究专著仍是国内空白;其次,对于石灯幢的起源、形制变革、雕刻技术、装饰特征、文化内涵、国内外交流、与其他宗教和非宗教的相互作用等细致研究、对比性研究也存在众多缺漏,研究对象与研究领域通常局限,未能从多角度、多学科得出结论;再者,石灯幢与石经幢二者同为佛教建筑的常设构件,无论从其名称还是实际构造来看,二者均存在着密切关系,关于其产生先后,相互影响,后期在寺院中格局的异变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转载自:http://www.ql009.com/news/show-1191504.html(手机端链接:http://www.ql009.com/mobile/news/show-1191504.html)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