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台须弥座就是佛像下面的莲花座台基,有的佛像是莲花座下面设计有须弥座,很多佛像莲花座效果图这样设计的,不过须弥座也属于莲花座的一种,只要是雕刻有莲花的底座通俗的叫法就是莲花座,我们下图通过莲花座、须弥座佛台的图片样式、尺寸价格来认识一下佛台莲花座。
一、清式莲花佛台须弥座
安装地点:宁波天福寺
石材:绿色青石
莲花座佛台价格:须弥座佛台价格根据数量多少、安装地点远近、雕刻浮雕深度、雕刻图案样式、尺寸大小等各方面去预算莲花座佛台价格。
佛像底座的样式-须弥座
佛台雕刻特点:须弥二字见于《佛经》,本为山名,亦译为修迷楼,即古代喜玛拉雅山的注音。《佛经》中把喜玛拉雅山作为圣山,佛座称须弥座,意即佛坐在圣山之上,表示佛的伟大,表示对佛的崇敬。大殿的基座,所以,至少在唐代,须弥座就已经被公认为比一般素方台基更高级的建筑基座形态。在宋辽金之际,须弥座已经非常成熟和丰富,形式进一步走向繁复,走向程式化,北宋官书《营造法式》对须弥座的制度有了清晰的记载。
元代须弥座的形制,开始有简化之势。明清两代,须弥座进—步简练,官式建筑更是如此。故宫绝大多数古建筑须弥座主要由上枭、上椽、束腰、下椽、下枭、圭角等六部分组成,探讨这六部分相互间的比例关系是本文的一大方向。
根据《营造算例》的规定:【须弥座各层】高低按台基明高五十一分除,每分若干;内圭角10分;再下八分;下六分,带皮线一分共高七分,束腰八分,带皮线上下二分,共十分;投档分6分,带皮条线1分,共高出7分;最后9分3分。在这个条例中,需要说明一个基本概念上的不同认识。即《算例》规定束腰尺寸包括上下皮条线,而在实际调查中发现,上下皮条线往往与之共为一块石料,而束腰为一块石料,或者束腰与上下枭共为一块石料。从构造上看,束腰总高似乎应该不算十分的合理。
二、安装在四川的佛台莲花座样式
安装地点:四川寺院
石材:青石
莲花座佛台价格:青石莲花座佛台价格以前很便宜,现在价格和花岗岩价格差不多,现在使用量最大的石材是花岗岩,其他是绿色青石、灰色青石、汉白玉等石材,其中花岗岩最实惠,汉白玉最贵,也最奢侈。
佛台雕刻特点:上图上整个须弥座佛台的精华则在其中间束腰部分。束腰高0.59米。正前面以五躯力士和两根盘龙柱将束腰隔成六个1.66米的长方格,其余各面均用隔间版柱相隔。侧面各为四格,长0. 90- 1. 03米。东西正面各为两格,长1.02-1. 09米。每格内均雕尖拱形壶门,内浮雕乐伎或舞伎,形成了一支声势浩大的礼佛乐队,以象征佛国净土的繁华景象。
三、安装在宝相寺的莲花须弥座图片样式
安装在宝相寺的莲花座佛台最突出的部分是浮雕部分,浮雕为兽面、人面、莲叶。在画面安排与雕刻手法。上繁简并用。正前面及东、西正面为莲叶、兽面、人面相间,两侧面则仅雕莲叶。须弥座正前面中间的三具兽面,外轮廓均作圆形,长须卷毛,口衔两枝卷草,眉颧突起,双目圆瞪,巨齿獠牙,眉字间生出双角,给人以凶猛可畏、恐惧而又神秘之感。与威严的兽面相反,匠师们一变手法,在西正面的莲荷间雕出了一个两目微闭、双唇稍启、和善慈样的人面,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莲花座须弥座图片
须弥座
四、安装在古建兴隆寺的佛台须弥座样式
我们长城石雕安装在兴隆寺的须弥座属于古建筑仿古样式,古建筑莲花座须弥座各部位的雕刻,其艺术风格大都保留唐代遗风。伽陵频迦、飞天以及琵琶、笙、方响、海螺、跳牢鸡娄鼓、竖箜篌乐伎、两侧面的舞伎及弥陀殿内乐伎,面庞皆方圆丰腴。飞天下衬云朵,饰带飘扬,均给人以动的感觉。乐舞伎体形健美丰满,但已不像盛唐时那样肥硕了。这说明宋初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欣赏要求已与唐代有所变化,但在表现手法和雕饰艺术上仍继承唐代风格。
五、安装在普陀山的须弥座佛塔样式
我们长城石雕安装在浙江舟山普陀山的须弥座佛台是汉白玉制作的,雕刻精美,晶莹剔透,上图普陀山莲花座佛台为比较标准的清式须弥座。此时须弥座佛台上的纹饰越来越丰富细腻,各部位纹饰繁多,卷草、云纹、水纹、亚字纹、动物纹、莲瓣纹等大量运用。所以汉白玉须弥座没有“简练”一说,仅仅是对汉白玉须弥座的形体而言,在装饰艺术上是极为华丽的,因此与其他花岗岩等石材的佛台须弥座的简练形式有所不同。
佛台
六、安装在五台山景区的佛台莲花座图片样式
五台山的龙泉寺佛台须弥座样式属于仿明清须弥座佛台样式,须弥座最早实例见于北魏石窟,形式比较简单,雕饰不多。从隋唐起开始盛行,造型也开始丰富华丽。在宋代,开始规定须弥座的规格样式,“四周并叠涩坐数,令高五尺,下施土衬石,其叠涩每层露棱五寸,束腰露身一尺,用隔身板柱。”从元朝起须弥座束腰变矮,莲瓣肥硕, 多用花草纹和几何纹样做装饰。
在明清时期,须弥座沿袭了元朝的样式,但是尺寸略小于元朝的须弥座。五台山佛台须弥座佛台是整个大雄宝殿雕饰最多的石构。其雕饰与五台山的其他寺院佛台须弥座有着明显的区别,其雕刻十分丰富,但略显杂乱。五台山龙泉寺的佛台须弥座的纹饰吸收了多种民族的艺术特色,体现了佛教对各民族文化的包容与接纳。
莲花佛台样式须弥座
七、安装在广东广州寺院的莲花座佛台样式
广东广州护国寺的佛台须弥座是青石制作,须弥座的上枋一共有两组纹样,第一组以宝珠纹为主要组合纹样,整体清晰可见,由一块石板雕刻而成;图形由五个宝珠依次排列而成,较大宝珠居中,两侧各两个宝珠,两边对称,并采用了浮雕的形式,体现了南方的佛台须弥座图片样式。
八、安装在江苏扬州的须弥座佛台图片样式
安装在江苏扬州的须弥座佛台,基本也继承了清朝北京故宫须弥座样式,清式须弥座由于受到藏传佛教的影响,须弥座石雕上出现了宝珠纹。宝珠纹既反映了满族统治者所代表的女真人游牧民族长期生活的独特习俗和审美倾向。并且这种宝珠纹被运用在大木彩画上,并且对入关后的装饰纹样产生深远影响,随着清朝入关,宝珠纹多用于建筑彩画之中,并且逐渐与北京地区的官式彩画相结合,使其不再是一个独立的类别,而变为官式彩画的局部使用,自传入关内以后,宝珠吉祥草彩画逐渐和汉文化相融合,与官式彩画成为组合体,相应的扩大了装饰使用范围,从宫禁城门上延伸到宗教建筑、王府建筑、寺院须弥座佛台建筑等装饰上。上图的须弥座佛台图片的上枋纹饰为组合纹样,整体石板进行雕刻边缘,中间部分雕刻纹饰。为单瓣莲花居中,形态饱满,两侧各四个卷草纹样穿插交错排列,每组纹样中间以玛瑙柱作为间隔,均为浅浮雕纹饰,反映了佛教独特的文化特色。
九、安装在四川峨眉山的须弥座佛台图片样式
上图是安装在四川峨眉山的莲花座佛台,莲花纹是中国传统装饰花纹形式之一。莲花装饰纹样早在春秋时期的青铜器上就有出现,到了六朝时期,佛教开始在中国兴盛,莲花纹也伴随着佛教的兴盛开始被大量使用,并且出现了很多变形。“叫莲花在佛教中表示圣洁和清凉的智慧。
在佛教中,人世间是混杂不堪的,只有佛教才能将人带入到纯净、圣洁的世界中。而莲花从淤泥中生长的过程就是解脱的过程,就如佛教中将人从污浊灰暗的世界带到超凡脱俗的世界。佛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进入我国,从那时开始,寺院的石牌坊、佛像佛台须弥座的雕刻等都广泛地使用莲花纹。莲花除了作为佛教的圣物经常使用在建筑、石雕装饰中之外,在古代皇帝的心中,其有不同的意义。莲花因为其特殊的读音赋予了它特殊的意义。莲同“廉"的读音,因此,古代皇帝多用带有莲花纹的瓷器赏赐给官员,以表官员的清廉之风。
佛台须弥座石雕
十、安装在九华山的莲花座佛台图片样式
安装在九华山的须弥座佛台中最突出的图案是宝相纹,图中的下枋纹样须弥座佛台中第六层为下枋位置,有两组组合纹样,其一为单朵宝相花居中,两侧为四个卷草纹穿插交错排列,整体装饰采用了高浮雕的手法,并且与上枋中宝相花纹饰进行对比更加细致,细节更加丰富。其二为五个卷草纹作为主体,四周卷草环绕,转角或相交处为玛瑙柱,雕刻形式为高浮雕。“宝相花”盛行于隋唐时期,是中国植物纹样发展期的典型代表。宝相花纹的形式是将花的各个部分展开,然后根据需要做理想化处理。具体地说,就是将花苞,叶子等形体做放散状处理,组织成一些具有对称性的图案,如圆形、菱形、方形等。和莲花纹一样,宝相花在中国的盛行和佛教有很大的关系。“宝相”即佛教徒对佛像的尊称,象征着纯洁不染,宝相花则是象征纯洁不染理想花形。
北京颐和园故宫样式的石雕须弥座
通过以上佛台须弥座图片的结构和纹饰特征,可以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反映政治、文化、思想、艺术、工艺等方面的水平。须弥座传入中国后,无论是结构还是纹样特征都进行了中国化改造,不仅可以满足功能需求,而且符合中国人长期以来的形式审美习惯,使佛塔须弥座融入到整体的中国建筑艺术文化架构之中。须弥座在中国的发展和运用,体现了古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也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开放性、吸收性和包容性,这应该就是为什么须弥座能够流传到现在的原因之一吧。
公 司:嘉祥县石栏杆、汉白玉护栏、别墅汉白玉护栏制作厂家,敬业的雕刻厂家。
联 系:欧阳经理
手 机:13176197913
地 址: 山东 济宁 嘉祥县 石雕城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shidiao136.com/shilangan/archives/5446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