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寺庙山门牌坊修建的含义是什么?门制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门。《现代汉语词典》对山门含义作了两条解释: 一是指佛教寺院的大门,二是代指佛教”。
寺庙的山门和三门指的是什么
有的研究认为山门有四项含义:第一,指墓地的墓门;第二,代指寺院;第三,佛寺的外门;第四,道观的外门。并且认为山门具有佛寺外门的含义大致开始于中唐时期。从佛教发展的角度看,公元68年东汉汉明帝敕令建成佛教东传中原第一座寺庙白马寺时,是按天竺佛寺式样建设的,并没有佛寺大门,有的研究认为白马寺的山门修建于明朝。因此,山门成为佛教不可或缺的典型建筑形制之一,也可以视为佛教*化的一项标志性物化证据,因为门在*建筑中,既有连通里外的交通功能,也有标界和装饰的功能,并通过门的不同形式和装饰文化以表征该门所在的家庭、庙观或其他建筑体的等级,故而,我国历史上形成了重要的门第观念,因此,不同的门也寓意了不同的文化在其中。
山门是佛寺正门的入口,是一寺之枢要。山门设置最直接的寓意是作为凡尘与佛界的分界区,更深的佛学寓意是代表三解脱的“三门”含义,因此,山门也称为“三门”。据《佛学大辞典》解释,三门是山门之制形如阙,开三门,故亦曰三门。又只有一门,亦呼为三门,盖标帜空、无相、无作,三解脱门之称也。《释氏要览》上曰:“凡寺院有开三门者,只有一门亦呼为三门者何也?佛地论云:大宫殿三解脱门为所入处,大宫殿喻法空涅磐也。三解脱门谓空无相无作,今寺院是持戒修道求至涅樂人居之,故由三门入也。
山门石牌坊体现了-清净庄严
佛寺中经常看到“佛门净地,不得喧哗”一类的标语。佛寺作为僧人修行的场所,清净的环境是基本的保证,正因如此很多佛寺才选择修建于人烟稀少的山林等地。宋徽宗赵佶曾在画院里以“深山藏古寺”为题,令画师作画,然而另其大为满意的并非是描绘出佛寺全景或—角的作品,而是佛寺并未出镜,一老态龙钟的和尚在山间清泉处打水的作品,将佛寺表达的含蓄深邃,意境极佳,由此也可知为了这份清净,佛寺这种含蓄的表达正是画者所追求的,也是一些佛寺山门石牌坊所蕴含的意境。这些佛寺在追求清净之感,其山门牌坊所展现的,自然也是清净、悠远的气质,除了自身设计上用色、细节追求古朴、优雅之外,通常这类佛寺的山门也与周边喧闹环境保持一定距离。
山门石牌坊图片长城石雕
普陀山山门牌坊图片
如要抵达一些山林佛寺,经过漫长的攀登后,从不见山门石牌坊到望见山门一角过程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 -村”的惊喜与对佛寺的期盼,到达山门时“苦尽甘来”、“人间净土”的感叹便自心中油然而生。杜牧《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宫归京》中云“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正所谓“千呼万唤始出来,尤抱琵琶半遮面”,这种含.蓄、委婉的性格是国人千百年来所追求的,也是我们融于骨子里的文化情结,这整个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也是游览佛寺的有趣体验,这种游览体验也最为令人印象深刻。这些佛寺的山门也与周围环境融合成为一体,染上了山林清幽的意味。
法相庄严不仅是对佛像或人的形容,同样可以用来形容佛寺山门。佛门之地衣食住行规矩众多,这一理念深入人心,在见到山门时,人们往往也会停止嬉戏打闹,升起对佛的敬畏或敬仰之心。俗话说“见塔如见佛”,其实见到山门亦如见佛,山门建筑自身也通常很“规矩”,对称、传统已经成为其固有属性,而且见到山门,就会使人联想起寺中的佛像,从而发起菩提心,人也就变得庄严沉静下来。所以说,庄严”也是山门石牌坊建筑固有的意境。
连墙样式的山门石牌坊、石牌楼图片
山门石牌坊的未来图片样式
日本与台湾地区现都已开展了佛寺现代化山门石牌坊设计样式的探讨与实践,国内虽亦有探讨,但受政策、社会环境环境、历史等因素的影响,虽建筑技术等方面已开始了现代化的
进程,但建筑艺术现代化的进展较慢。佛寺山门石牌坊是佛教传播的物质载体,作为佛寺的门面,其形象便是佛教的物质体现。从佛寺山门牌坊建筑的发展历史中,可以看出佛寺山门牌楼也是在随着时代的不同而逐渐变化的,佛教的现代化已经开始,作为其载体又怎能止步不前?现代佛教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虽然过程充满挑战,但山门建筑的现代化势在必行。“ 从借用现成的现代主义之壳,到主动创造真正属于佛教的建筑艺术,其结果将会如何,都还有待实践去检验。
佛教山门石牌坊图片
佛教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佛教山门牌坊、佛教大门楼样式也并非是我们长城石雕等各个石牌坊厂家可以讲解透彻的。大量的资料整理以及实地考察制作研究中难免出现出现纰漏不足之处,还请各位多为谅解。
梁思成先生说过:“ 已有科学技术的建筑师增加了本国的学识及趣味,他们的创造力量自然会在不自觉中雄厚起来,这便是研究*建筑山门石牌坊、石门楼的最大意义。”与诸君共勉。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