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础石也叫作柱墩石,柱墩石是我国古建筑的重要构件,古代柱础石和周围铺地石一般都是青石制作的比较多,古建筑柱础石图片样式一般有石柱础的形状有矩形、圆形、四边形、六边形和花瓣形,纹样图案有麒麟、狮子、南瓜、鱼兽、葡萄、水纹、回字纹、云纹、龙、兰花和鸟等,主要材质有青条石、花岗岩、白麻石、鹅软石、黟县青等,色彩有白色、黑色、青黑色、浅灰色等。
石柱础,又名磉子,或者柱墩石,在殷商时期已有相关记载。传统建筑通常为砖木结构,依靠柱子承受屋顶和木质梁架的荷载,从而具有“墙倒屋不塌”的特点。石柱础的功能是将柱身的受力传递至地面,且石柱础可以防潮,对木柱身有很大的保护作用。
石柱础分布于建筑功能平面各处,是古代匠人施展技艺的绝好部位,是体现建筑主人追求理想生活的良好载体,也是传统建筑构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柱础通常为石质,用以支撑整个木质结构房屋庞大的重量,其造型丰富、纹饰精美、历史久远;主要采用浮雕、透雕、立体雕等雕刻手法,以就地取材、因材施艺为原则。青石、红茶石、花岗岩和茶园石,都是我国传统建筑中常用的石材原料,石质坚硬,用材考究。我国石材分布呈四隅,北部有山东的黟县青,东部有歙县的凤凰石,南部有休婺交界处的砚材石,西部有休宁县西馆的白麻砾石,另外,还有产自山东济宁市嘉祥县的嘉祥青石等。
南方古建筑柱墩石有什么特色?
柱础石和柱墩石在广东、福建、江苏、浙江、四川等地称为“柱珠”,造型多样,雕工精细,是传统建筑雕饰的重要构件。广东、浙江、湖南把柱珠和柱合为一体,柱直接入地的称为“落地柱”,柱础称作“竖珠”。把柱珠连接地面,柱子叠放于柱珠之,上的称为“叠珠”。柱础的形式和柱子是相配的,圆配圆,方配方,八角配八角等,最常见的柱础是莲花覆盆式或莲花仰覆盆式。
由于广东、福建、浙江、江苏、江西等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柱础、柱墩石高度一般比其他地区略高,这样就加大了柱础的装饰范围,雕饰题材和雕刻方法灵活多变。如揭阳雷神庙走廊柱础分三层,最底层接地面的八角莲花覆盆,中间雕饰成圆形念珠图案,上层为方形并承接方形柱; 在广东揭阳城隍庙我们长城石雕制作的柱础为单层古铜镜覆盆,雕刻简洁;我们长城石雕在浙江宁波天福禅寺制作的柱墩石、柱础是上下覆盆莲花座,造型敦厚。
柱础石、柱墩石在现代利筑当中的生存空间
1928年梁思成创建东北大学筑系虽沿用了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教学模式,但他已开始思考现代主义建筑的合理性。他的这种思索在1930年他与张锐提出的《天清特别市物质列设方案》中提到: “加强*旧有筑以适合现代环境必有不相符之处”。所有近代便利, 一经发明即供全世界之享用。又因运输便利所有建筑材料方法各国所用均大略相同,故专家称现代为洋灰铁筋时代在这种情况之下,建筑式样已无国家地方分别,但因各建筑物功用之不同而异其形式。柱础虽然是*古建筑之中必不可少的建筑构件,但在现代简洁、实用、单纯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时代确实逐渐退出了它大面积使用的时代。但是我们应当看到柱础的产生是符合建筑力学等有其科学依据的,并且经过了几千年的时间检验和论证,说明了柱础和柱墩石仍然有其参考使用以及美学上的审美等价值。正因如此在一些建筑之中中外各式柱础仍然被使用者。
寺庙柱墩石图片仿古石墩-长城石雕
寺院莲花柱墩石
现代建筑柱子的柱底部也采用借鉴了柱础艺术设计制作,不仅美观而且符合力学稳定性再有运用较多的是现代小城镇许多邻街的铺面建筑,伸向街道一面的门廊、家与家之间也多采用立柱而在柱础装饰上更是五花八门式样繁多,充分体现了人民的创造聪明才智。另外在一些仿中西建筑的大门廊柱上多采用柱础艺术。当然有些是整块花岗岩、有些是混凝土外贴瓷砖装饰。
总之在古代为了单纯隔哪防潮作用的柱础在现代设计中随时代进步,物质丰富, 逐渐演化为带有美观功能的装饰,特别安在正厅檐廊下的几只磉盘柱墩石犹如人的眉目,不仅造型各异,并雕刻各式精致图案,成为艺术珍品正面烘托房屋构筑规格高雅和豪华装饰。在现代建筑之中传统的石雕柱础逐渐和现代筑材料相结合,如木石结合、钢铁与石头结合、混凝土与各类瓷砖大理石等结合。以其不同的外观形象成为其房屋建筑不可或缺的实用装饰品。柱础与整个房屋相比,虽然体量较小但以其美妙的形象既美化了房屋,又给人们一种艺术享受,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作者:长城石雕欧阳广彬,敬业的牌坊牌楼雕刻厂家,我们专注、用心制作,追求极致…….版权属于: (http://www.shidiao136.com/shilangan/)版权所有。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本文来自:http://www.shidiao136.com/shilangan/archives/4885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