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础是*建筑构件一种,俗称磉盘,或柱础石、柱墩、柱墩石、石墩等,它是承受屋柱压力的垫基石,凡是木架结构的房屋,可谓柱柱皆有,缺一不可。
古代*人民为使落地屋柱不使潮湿腐烂,在柱脚上添上一块石墩,就使柱脚与地坪隔离,起到绝对的防潮作用:同时,又加强柱基的承压力。因此,对柱础石的使用均十分重视。
最早的柱子应是直接「种」于地下,但为了防止柱子的移动下沉,便在柱脚的部位置块大石头,使柱身的承载重量能均匀分布于较大面积上。后来发现埋在地下的木柱容易潮湮腐烂,因此便把石块提升至地面上,可免除柱础的腐蚀或碰损。在柱子底下承受压力的部分叫「础」,而在础与柱子之间常有「踬」的放置,以隔断毛细现象向柱子渗入的湮气,并且能于损坏时随时抽换,这就是最早的石墩、柱墩的作用。
六朝之后,受佛教艺术的影响,*建筑与佛教艺术开始融合。例如在山西司马金龙墓出土的柱础上,已凋有覆盆莲花及盘龙、人等复杂之纹饰。因此,自东汉佛教东传之后,佛教的装饰艺术对往后柱础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莲瓣的装饰,被广泛地运用于柱础。古代的莲瓣柱础、柱墩多作覆盆式的铺地莲花,其莲瓣较为写实且富变化。这种类似佛教「莲花座」的古式覆盆莲花造形,即是宋代所谓的「宝装莲华」在鹿港龙山寺山门的柱础,尚可见到。台湾庙宇中常见的莲瓣形柱础,其造形已不同古制,并有束腰及底座的产生,在上端凸出的肚部作莲瓣凋饰,其莲瓣以圆弧收齐上下唇缘,而呈现上下对称的长椭圆形。
一、南瓜柱础图片样式和雕刻制作
整体造形类似南瓜,所以又称为「南瓜形柱础」或「瓜瓣形柱础」。唐代的柱础依壁画及石刻上所见,仍以覆盆莲花式的为主,但莲瓣较六朝初期的略为肥短。宋代,柱与柱础的装饰益形细致,佛教装饰除与本土建筑融合外,并开创出成熟的风格。在宋营造法式中,对柱础的纹饰,即载有:海石榴花、牡丹花、宝相花、铺地莲花、仰覆莲花、蕙草、龙风纹、狮兽及化生之类等,这些纹饰即是大多受了佛教艺术之影响。
此外,营造法式第三卷中,对柱础、柱墩的形式、比例及装饰手法更有详细的说明:造柱础、柱墩、石墩之制,其方倍柱之径,方一尺四寸以下者,每方一尺厚八寸,方三尺以上者,厚减方之半:方四尺以上者,以厚三尺为率。若造覆盆,每方一尺覆盆高一寸,每覆盆高一寸盆,唇厚一分:如仰覆莲花,其高加覆盆一倍,如素平及覆盆,用减地平级,压地隐起华,剔地起突,亦有施减地平级及压地隐起莲瓣上者,谓之宝装莲华。
古建柱墩石、柱础石图片
二、莲瓣柱础、柱墩石图片
莲瓣柱础是柱础中非常漂亮的一种,也就是在柱础的表面雕饰有莲花瓣,莲花瓣有仰莲形式,也有仰俯莲形式,以仰莲形式居多。莲管饱满,雕制精细,精美者不输于殿堂须弥座上的莲瓣雕刻。
三、云凤柱础、石墩图片
云风柱础是在柱础表面雕刻有云朵和飞风形象,凤在云中展翅飞舞,形象飘逸,而有华美之风。雕刻有风纹的柱础大多为地方做法,而非官式做法。
四、刻狮柱础、柱墩图片样式
狮子在我国古代建筑中式极为常见的形象,宫殿前方、陵墓中、住宅内、桥栏望柱等处,经常能看到形象各异的狮子雕刻。在柱础上雕狮的情况虽然不是很多,但也有一定的数量。柱础雕狮大多采用浮雕手法。也有部分采用圆雕手法的,用整只狮子作为柱础,由柱子的四面均能看到狮子的形体。
各种柱基石、柱顶石图片
五、合莲卷草重层柱础、古建石墩图片
合莲也就是俯莲,莲花瓣朝下。卷草是一种线条柔美的蔓草,在我国古代建筑雕刻中非常常见。重层就是有两层。合莲卷草重层柱础,即在柱础上施有两层雕刻,上层为合莲花矮,下层是卷草纹。花纹形象优美,极富装饰性与艺术性。
六、瓜楞纹柱础、柱脚石、柱顶石图片样式
瓜楞纹柱础是在柱础表面雕刻出瓜楞纹的柱础,也叫作柱脚石或者柱顶石,瓜楞纹既是柱础表面的一种装饰,同时也影响到了柱础的平面形状。有些瓜楞纹柱础因为表面有瓜楞纹作为装饰,就不再雕刻别的花纹图案,而有些瓜楞纹柱础还会另外在表面雕刻其他纹样作为装饰,以使柱础形象更为优美。
小结:现在石雕工艺的发展已经让柱础可以雕刻的精美漂亮成为种文化符号。也有的已经用不到柱础了,为了美观就做空心的石雕组合在柱脚一周增加观赏性。
古建中用到的柱础石也可以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和景观。其他位置哪一处不又彰显着东方文化之美哪!*人是世界上最有文化有内涵的民族,*文化更是世界文化中的瑰宝,皇冠上的明珠。
作者:长城石雕公司欧阳广彬,敬业的牌坊牌楼雕刻厂家,我们专注、用心制作,追求极致……..版权属于: (http://www.shidiao136.com/shilangan/)(12301688.com)版权所有。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本文来自:http://www.shidiao136.com/shilangan/archives/4113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