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水风景中,六角石亭子经常作为点景被画家点染在画面的不同位置,乡村休闲处、山顶上、水泊边或者是山林深处等等。然而,六角石凉亭无论被放置在画面的什么位置,它作为自然山水中的人造物总能吸引观画者的视线。因为石亭子代表着人对于他所身处自然的观看,这种观看是人与自然相互交流的体现,而景区外的观赏者渴望感受到在景区亭子中浏览的感觉,石亭子可以让你感受到人与自然世界的交流。
石凉亭-代表的精神世界
石凉亭也是*山水画必不可少的装饰品,郭熙在《林泉高致.山水训》中说:“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所常亲也;尘嚣缰锁,其人情所常厌特;烟霞仙圣,此人情所常愿而不得见...... .世之笃论,谓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妙品。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何者?观今山川,地占数百里,可游可居之处十无三四,而必取可居可游之品。君子之所以渴慕林泉者,正谓此佳处故也。故画者当以此意造,而鉴者又当以此意穷之,此之谓不失其本意。”'郭熙对于山水画妙品的要求是“可行可望”、“可居可游”,但是“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可行可望”满足的是视听之娱,因为山水画里的山水树木是审美客体, .而观画者是审美主体,主客相分、彼此相望,人并未能参与融入到画面的山水情境中。而“可居可游”代表着这里的自然山水正是君子所渴慕的林泉佳处,因为这里提供了寓所,适宜人在此停留寄居。因为人的生命短暂且脆弱,现世没有可逃遁的去处,画家画中的山水幻境,就是人类隐身的理想世界。唯有理想中的山水之间可以让人做暂时的精神神游,从而获得灵魂的片刻安适与喘息。
在“可居可游”的山水画中,点景建筑为人们的精神神游提供了可以安顿的居所,邀请观画者进驻到画面中,停留在山水间,以审美主体的主观情感自觉的参与到画面中来,达到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交融,从而实现观画者与山水画中自然山水的和谐统山水画中的点景建筑有很多,最常见的有房屋和石亭子两种,而作为既能满足安居又可以主客不分,最大程度的与自然相交融的建筑则只有亭子。因为山水画中的房屋无论 造型如何是繁复或者简单,都是由四面墙围成的封闭式建筑,即便有些画面中的房屋画有窗户,其在画面中的视觉效果依旧是密闭而不通透的,房屋与自然的直接交流在画面形式上并不明显。
广东农村石亭子、福建和海南景区六角石头凉亭图片样式
另一方面,由于房屋的体量较大,它只能出现在较为开阔的场域,或者是隐藏于山林之间。并且,房屋的出现,一般代表着这里可供人类长期停留和居住,但是可供人类居住的地域对于环境要求较高,因此房屋不可能被安置在山水画的任意位置,还符合常理。在山水画中,房屋一般成片的出现在山脚下或者水泊岸边的平地上,再或者就是隐藏于山林中,只可以看到露出的部分屋檐或者房体。相比之下,石凉亭则完全不同。首先石凉亭造型简单,一顶四柱(或六柱六角石凉亭),四面无墙,与外界完全没有阻隔,透过亭子可以看到一切,听到一切,感受到一切。石亭子吸纳着一切自然物象,在亭子里可以共清风、共流水、共日月风华、共朝晖夕阴,透过亭子与自然万物充分的交流、完美融合。
广东农村园林景区石头凉亭图片
另外,由于我们长城石雕制作的石凉亭大部分的单层建筑,造型小巧,并且是在山水之间供游客停驻、观景的地方,因此石凉亭可以被安置在画面中的任意位置,并且越险、越高、越陡的地方越好,因为登亭就是为了登高望远,为了观奇景、险景。在沈周的这幅山水画中,石亭子和房屋都出现了,几座紧连的房屋位于山脚下的大片平地上,而一个极为小巧的亭子则被置于半山腰陡峭的石壁上。同一幅画上的两物象相比较,亭子的空灵与奇险展露无遗。在山水画中,石凉亭被画家画在了高山顶上或者悬崖、水泊的岸边,即使是画面空间狭窄的山林深处也能画一-小亭。只要有亭子出现的地方,就代表着那里有景可观,并且人迹可至。石凉亭是山水画中实现“可居可游”并且易于与自然相交流最适宜的点景建筑,由此不难理解画家为何在山水画中多次表现亭子形象了。
亭子出现在画面中的自然山水之间,作为自然中的人造物意味着山水画中的自然对于人的接纳与包容,而亭子出现的地方代表着自然山水中可以到达与停驻的去处。山水画表现的是理想中的山水幻境,将自然中最壮美、最奇险的景色呈现在观画者的面前,画家在最佳的观景点置石亭子,既是观景的指引同时又为想象中在美景里的停驻提供了可以栖身的场所。石亭子是观画者对于画面想象中的身体的居所,而这想象中的身体的停歇正是精神.上的安顿。因此,山水画中的亭子既实现了人与自然相交流的愿望,使人在画中游目骋怀,享受山水幻境中的自然世界,又使人在山水自然中不至漂泊,没有依托,虽然石凉亭只提供了一个小小的落脚点,但却让心灵在山水画的浩瀚宇宙中安适的融入,长久的停留,实现了精神愉悦的安顿。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