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建筑中有一种柱础(也叫作磉盘)构件,还有一个名称是叫做柱础石或者石柱礅,它是一种用来垫基的石头,主要的作用是用来支撑屋柱的,房屋只要是木架结构的,那就一定有它的存在。在古代的时候,汉族人民把石墩放在柱脚的下面,这样做的目的是要让柱脚不与地坪有直接的接触,,才能够很好的防止屋柱因为受潮而出现腐烂的现象,这样才能更好的起到支撑的作用。所以,在当时础石是被各种建筑重点使用的对象。
圆形宫灯石柱础石柱礅介绍
宫灯石柱礅它的主要作用是负荷、防潮、装饰。上图这个王家大院柱础石是用一块青石雕刻而成,高达50厘米,整体为宫灯造型。图案共分六层:
第一层是鼓,荀子说:“鼓为天,钟似地”。它代表天,在最上面,所要表示的是“天圆地方”的寓意,充分展现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是修建柱础主人的主要观点;第二层是锦缎,表示锦绣前程,代表着长辈们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都能有光明的前途、满意合适的事业。
第三层为蝙蝠祥云,“蝠”音同"“福”,表示福祥双至,主要运用透雕的手法,让图案直接陷到柱础里面去,再用浅浮雕的手法把祥云雕刻在柱础的*外面,起到装饰的效果。
第四层是草龙,这一层的雕饰手法为浅浮雕,起到镇宅辟邪的效果。
第五层是如意底座,也叫作须弥座,须弥座的另一种叫法为“须弥坛”或“金刚座”,它源自于印度,是一座用来安置佛和菩萨的台座。我国最早见到的须弥座为北魏的上下出涩、中间束腰的样式,经过长期的演变,逐渐变化成明清复杂华丽的造型。
第六层是回纹不断,希望子孙一直繁衍下去。
在整件石雕作品的每一个层面都包含了不同的文化,增加了不少的艺术内涵。不过,这样的石雕柱础石同时还为后人做研究提供了很多纷繁的内容。
上图的须弥座柱础:第一层为腹鼓;第二层为袱锦,其袱锦上的雕饰极其精彩,下垂处为如意状;第三层为深束腰,增加体感:第四层为覆莲,覆莲之下有草龙纹。圆鼓形柱础也是柱础样式之一,为清代早期的风格,它的造型较为笨拙、雕饰简约不奢华。在民间的南方,由于潮湿多雨的地理环境,经常采用较高的鼓状柱础。拐子龙鼓状柱础,在鼓腹部有四幅二龙捧寿图,两龙头相对,中间的“寿”字在圈内,整个图案近似方圆,鼓身在接近上下边缘处,有两排突起的排列整齐的圆铆作为装饰。“二龙捧寿”是采用同音或有特殊含义的图案与文字相结合做出的表达,利用龙身的拐子格延伸为“贵子”,意为多子多孙、儿孙满堂,“寿”以字的形式出现,表示家人福寿多,同为圆形,表示一生健康。
作者:长城石雕公司-专业石栏杆、河道护栏厂家,敬业的牌坊牌楼雕刻厂家,我们专注、用心制作,追求极致……..版权属于: (http://www.shidiao136.com/shilangan/)(12301688.com)版权所有。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本文来自:http://www.shidiao136.com/shilangan/archives/3563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