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山洪坑牌坊群及洪氏家庙基本保持了明清时期徽州古村落建筑格局,主要文物建筑在形制特征、材料和工艺特点等方面保留了历史原状,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其碑刻题记记载的建筑历史和物质遗存可以相互印证。村落格局保存状况基本完整,建筑关系明晰,主体建筑基本保留历史原构,留存不同时期的历史活动信息,周边环境能够反映建筑选址与地形地貌关系,是研究徽州明清农村牌坊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徽州牌坊群历经多个朝代,整修不断,保存了不同时代的建筑风格和艺术特点,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一、黄山洪坑牌坊群简介
洪坑农村牌坊建筑群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洪坑村,古称“洪源”,是古徽州洪氏家*聚居的主要村落之一,村庄坐西向东,南北山势绵延,茂林修竹,谷地平缓,梯塘环依,溪水穿村而过。唐末,洪氏家*为避战乱从江西迁徙而来。洪坑村自古名人辈出,文化底蕴深厚,明清时期荣登进士者多达21人,享有“徽州进士村”的美誉,着名人物有状元洪莹、榜眼洪亮吉、“同胞三中书”洪朴、洪榜、洪梧等。
现今村内仍保存有明清古建筑40余处。洪坑石牌坊群及洪氏家庙是全国第八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四座明清仿木结构的石牌坊一世科坊、进土坊、吴氏贞节坊、吴氏节孝坊和一幢清代州祠堂组成。洪坑古牌坊古朴风雅、雕刻精美,从选材到造型比例、线条处理、雕刻手法、雕刻内容都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加上巧妙的加工,使之成为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品。洪氏家庙建筑形制规整,用材匀称,雕刻工艺精湛,正面四柱三间三楼[门]楼字匾刻有明成化年间工部尚书洪远立的题记。祠堂极具徽州建筑特色,是清中代徽州祠堂建筑的成功范例。洪坑牌坊群及洪氏家庙对研究徽州古建筑的历史发展和流变轨迹,对徽学研究、地方史研究及明清科举研究都有着重要的价值。2004年10月,洪坑石牌楼牌坊群及洪氏家庙被公布为安徽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被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世科门楼牌坊建筑形制及特征:四柱三间三楼仿木结构石牌坊,面宽9.58米,总高8.9米,占地面积26.35平方米;南北,朝向,建于明弘治戊午年(1498年),清顺治、乾隆及同治年间均有大修。坊前立一对圆雕石狮,蹲于须弥座基之上,呈昂首、突目、威武状。牌坊方形石柱南北两面饰抱鼓靠背石,石柱立于须弥座基之上。两面上、下额枋上分别雕琢双狮戏球、瑞兽麒麟、凤穿牡丹、仙鹤祥云的高浮雕图案,下枋两端雀替琢成鲤鱼吐水图案,承小斗一只。枋板书“世科”两个大字,下列洪坑洪氏自明弘治以来21位进士的榜单、官衔及修建历史等字样。牌坊上斗拱琢成束莲,并饰风拱。龙凤榜中刻“恩荣”二字,南面边饰双龙,北面边饰双凤,龙凤榜前的风拱上装二兽,脊端饰鳌鱼,檐板端饰哺鸡兽。世科石牌楼牌坊是洪坑洪氏专为获得进士的*人记名而立的功名石牌坊。
仿制的许国石牌坊
1、进土牌坊:四柱三间三楼冲天式仿木结构青石牌坊,面宽12.51米,总高11.73米,占地面积35.03平方米。南北朝向,建于清乾隆年间。该坊梁柱硕大,满布浅浮雕,有双狮戏球、仙鹤祥云、瑞兽麒麟、凤穿牡丹、鹭鸶莲荷等图案以及如意祥云、八宝相花等什锦纹饰,明间两根石柱在基座上饰四只坐狮,外两石柱三面饰抱鼓靠背石。上枋上有三楼,三楼盖板下镂空刻龙图案,两面龙凤榜分别刻“圣旨”“恩荣”文字,该石牌坊为乾隆二年(1737年)恩科进士洪本仁修建。进士坊往北约10米的山边立有一壁高大照墙,石牌坊宽25米,石牌坊的高度是多少呢?是7.8米,在当时也是大牌坊尺寸设计,厚0.55米,气势雄壮。
乡村文化街石牌坊
2、吴氏贞节坊:两柱单间三楼冲天式仿木结构青石牌坊,面宽4.31米,总高8.46米,占地面积9.91平方米。东西朝向跨路而建,建于清乾隆六年(1741年)。为两柱脚饰四片抱鼓靠背石,朴素简洁,龙凤榜刻“圣旨”二字,东、西面上枋板各刻“纶音褒节”“潜德馨闻”四大字,下枋板刻“旌表洪宪韶妻吴氏贞节”字样。
3、吴氏节孝坊:两柱单间三楼冲天式仿木结构青石牌坊,面宽5.95米,总高8.29米,占地面积平方米。东西朝向跨路而建,建于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为双柱向外三面饰抱鼓靠背石,龙凤榜刻“圣旨”二字,东、西面上枋板各刻“贞心矢日”“劲节凌风”四个大字,下枋板刻“旌表故儒洪奕朴妻吴氏节孝”字样。
4、洪氏家庙:又称忠贤堂,座东南朝西北,与世科坊南北相望,始建于明代,现存为清代遗构,为洪氏一支祠。平面呈“日”字型布局,三进二天井,依次有门屋、前天井及东西庑廊、享堂、后天井及东西厢廊、寝堂部分,现东西庑廊已毁失,总面阔18.28米,总进深33.54米,占地面积577.69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为木构架承重砖墙围护的传统徽州祠堂建筑。正面门墙外墙皮上贴砌有四柱三间三楼式的砖雕门楼。上嵌石匾额书“洪氏家庙”四个大字,并刻“工部尚书洪远立”字样。家庙顺山势逐进递高,厅堂用材硕大,梁袱、雀替、狮撑等木雕构件较为精美,寝堂通间砌1米多高的祭台,正面置有雕琢卷草、瑞兽图案的青石须弥座。
徽州石牌坊门楼图片样式
二、黄山洪坑农村古牌坊的价值体现及艺术
洪坑村是古徽州洪氏家*聚居的主要村落之一,村庄坐西向东,南北山势绵延,茂林修竹,谷地平缓,梯塘环依,溪水穿村而过。洪氏家庙座东南朝西北,位于村中心,与世科坊东西相望,背靠山坡,溪流从祠前穿过,形成背山面水的建筑布局,顺山势逐进递高,平面三进二天井,每相邻两进高差均有1.6米。
世科村口牌坊前为大坦,坦前有一个长形荷花塘,对面不远处有一座半月状小山形成的天然屏障。村东进士坊北面立有一壁高大照墙,气势雄壮,世科坊前的天然照壁,一明一暗,相互辉映,布局合理。洪氏家庙建筑用材匀称,木雕雀替、平盘斗、狮撑、梁袱等雕刻工艺精湛,富于变化,寝堂绘有精美彩绘,还有正面四柱三间三楼牌坊式砖雕i门]楼高大宏伟、形制规整,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还有神龛须弥、石栏杆等石雕构件,雕琢瑞兽麒麟、夔龙、卷草如意纹,造型浑圆结实,刀法简练挺拔,朴素而不奢华,有明代遗风,具有建筑演绎过程。该祠既具徽州建筑特色,又有自己的独特风格,是清中早期徽州祠堂建筑的成功范例,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徽式石牌坊
1、进士坊石柱刻“包袱锦”纹,柱脚配饰坐狮、抱鼓石,柱头雕琢仙鹤祥云纹,额梁满布锦纹,中饰双狮戏球、瑞兽麒麟、凤穿牡丹、鹭鸶莲荷等浮雕图案,雕刻精美,形制宏阔,用材壮硕,呈现出与时代相应的雄伟气势。世科坊古朴风雅,雕琢有双狮戏球、瑞兽麒麟、凤穿牡丹、仙鹤祥云等浮雕图案,铺作饰风拱并出双下昂,屋面饰鳌鱼、哺鸡兽,惟妙惟肖、精美绝伦,成为徽州明清牌坊的“标准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2、世科石牌楼刻有“弘治戊午年十二月吉日立”“顺治乙未年十一月吉日修”“乾隆庚申年闰六月吉日重修”“乾同治庚午年八月吉日重修”及洪坑洪氏自“景泰元年至嘉庆三年348年间21位进士的榜单和官衔”样字。正面书“诰授朝议大夫丁已科吏部进士候选主事加三级洪本仁”“乾隆二年丁已恩科进士洪本仁”字样,背面书“诰赠朝议大夫刑部现审右司主事加三级洪其基诰赠朝议大夫刑部现审右司加三级洪宪可”“诰封朝议大夫候选主事加三级洪志齐”字样,此坊为表彰乾隆丁已科进士洪本仁而建。盖板两翘脚是鳌鱼,脊上站立哺鸡兽。鳌鱼,象征着科举及第,跳跃龙门;哺鸡,象征子孙繁衍,生生不息。
3、吴氏贞节坊、吴氏节孝坊分别刻有“乾隆二年丁已恩科进士洪本仁”“乾隆六年十二月吉旦”“嘉庆二十--年孟春月”等字样。两座牌坊均是旌表节烈所立,雕琢朴素,其旌表内容历历在目。洪坑牌坊群及洪氏家庙是古徽州灿烂历史文化的结晶,显现出一个特定历史地域性文化的独特光辉,包含丰富的人文信息和翔实的史料资讯,对研究古徽州地方史、洪氏家*在徽州的发展、古徽州人物具有特殊价值;对研究牌坊文化、祠堂的演进及明清科举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洪坑牌坊群及洪氏家庙是“徽学”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实物,有--定历史价值和较高的社会价值,是研究徽州明清牌坊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农村牌坊、祠堂属于典型的礼制纪念建筑,有文化和精神双重的标志、彰显作用,君仁臣忠、父慈子孝、长幼尊卑的社会秩序在这里得到充分体现。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作者简介:王洪明,男,硕士,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文物管理所(博物馆)文博馆員
。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我的微信号
- 我的微信号扫一扫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