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牌坊在我国农村被建立的缘由大体可以分为四类,即科第类、旌表类、百岁老人类和墓道石牌坊类。同一座牌坊上,可以表彰或旌表一人,亦可是数人同一;可以是同宗共褒,亦可以是异姓并举;不过科第、旌表则界限分明。我国古代能修建石牌坊的乡村或这个人都是对国家做过贡献、或者受百姓爱戴的名人,农村牌坊和石牌楼的制作代表了无上的荣耀。
我国古代农村牌坊很多都是状元牌坊或者举人牌坊等,这些科第坊是科举学子物质上的至高荣耀,一座科第石牌坊的建立足以提升整个家*在地区的心理地位;旌表牌坊相对于科第牌坊的建立则要更难,在朝做出突出贡献的官员可以获得皇帝的旌表,在地方舍命忠夫的贞妇也能获得圣上的恩赐,不过,这一切的代价比科第石牌坊的获得要更大,大多官员或贞妇多以逝去后才取得最后的物质丰碑。许国石牌坊无疑是徽州旌表类石牌坊的佼佼者,更难得的是,许国石坊在许国生前十余年即已建造完工。
如同许国石牌坊一样,使牌坊成为一种至高无上荣耀的代表的起始时间是从明代开始的。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旌表在科举及第考试中取得出色成绩的各地考生,特别下令修建了状元牌坊,而这也是在现存文献中有记载的首次由朝廷批准修建牌坊的记录。明代时期,徽州人通过参加科举考试取得不俗的成绩。据《明清进士题名碑索引》记载,明代徽州中进士者392人,这还只是徽州本籍进士,若要加上移籍外地的进士,人数要远远多于此。
街道牌坊
这些辉煌的成就也通过物质形态的科第类石牌坊传承了下来。而科举考试取得辉煌成就后足以进入朝廷施展自己的才华,因而又产生了众多朝廷命官勋臣,根据查阅明代北京观光堂题名榜名单和歙县会馆损册名单观光堂题名榜名单统计,从明代嘉靖时期以后,歙县人出任官职的有大学士、尚书、侍郎等。
仿制的许国石牌坊
我们长城石雕在研究农村牌坊兴盛的原因的时候,就以徽州农村牌坊为例子,全面分析来看,徽州人取得如此成就与徽州以往经济繁荣和文化氛围的浓厚是密切相关的。徽州的古石牌坊,始建于何时,依据现存文献资料资料很难掌握具体的时间。
农村牌坊、豪华石牌楼图片
农村村口路口街道石牌坊
宋代罗愿修编的《新安志》上也未有石牌坊的记载,据此推断,徽州在宋代还尚未出现服务于封建官僚制度和伦理说教的石牌坊。但是,在明弘治年间,徽州有记载的牌坊在短期内达到29座,到万历时已增加到74座之多,牌坊材质主要以石质为主,木构为辅,清朝时期牌坊的建造更是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其中,仅许国石牌坊所在的歙县地区现有元明清牌坊达到127座,其中明代农村牌坊占据41座。
根据资料可知,徽州现存农村牌坊中建造时间最早的是冯村进士坊,建于明成化十二年(1467年)。可见,徽州的牌坊的出现年代不会晚于明中叶时期。在徽州这“一府六县”的土地上,为何会出现如此多的石牌坊?这需要从徽州的历史背景说起。
农村村口大门门楼石牌坊图片
徽州,位于皖南地区,原名歙州,隋朝初期曾改名新安郡,唐恢复旧名,北宋宣和三年(1121 年)时期改称徽州,统领休宁、歙、婺源、绩溪、祁门、黟等六个县。自从唐朝经济重心南移后,就逐渐呈现--番繁荣的景象,有所谓“当今赋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之说。尤其是在宋室南渡之后,促使南方原有的手工业和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起来,原有城市的规模进一步加大,新兴城市增加,商品经济繁荣,文化氛围随着中原精英阶层的南迁愈加浓厚。
宋代产生的徽商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在明中叶进入鼎盛时期。从“田少民稠,商贾十之九。”可知,明清时期歙县从商人数众多,并且经商涉及范围极广,这在康熙时期《休宁县志》卷-记载中也可窥一二。在长江流域也流行着“无徽不成镇”的说法。各方面商业的崛起,并且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扩大,为牌坊的建造提供了雄厚丰富的物质基础。徽商经济的高度繁荣也促使着徽州文化形成鲜明的地方特色。
单门牌坊石头大门
在文献方面,有资料显示,徽州历代著述人达1852人,成书4175部。由此可见,在徽州牌坊林立的背后,徽州人的文化程度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明清时期,徽商在众多商帮中鹤立鸡群,也是由于徽商文化素质高的原因。徽州人提倡“儒而兼贾”或“亦儒亦贾”,“ 贾为厚丽,儒为名高”,也正是因为具有商业与文化相结合的思想,它们在经商过程中可以和传统封建的政治势力相结合,取得商业环节中独有的优势,这种封建政治财团的性质决定了它们的思想观念。
村口牌坊
一方面他们拼命的挤入仕途,像许国就是多次考试未果仍然始终坚持才取得成绩;另一方面,徽州人以孔孟儒教、程朱理学为正宗思想指导,积极发展徽州的教育事业。这和徽州在明之前的文化发展也有关联,据《新安名*志》和徽州一些家谱的记载,从晋代到唐代,北方的一些士*地主,或因在徽州地区为官,或因为热爱徽州山水,亦或因为逃避战乱,陆续迁往徽州,这些士大夫文化阶层的大*的到来和集中,使徽州的文化发生了质的变化。宋代学者罗愿看到这个变化记载道:“黄巢之乱,中原衣冠避地保于此,后或去或留,俗益向文雅,宋兴则名臣辈出。”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徽州的官绅文人都以身居程朱理学之乡而自豪不已,并且越发重视教育,将教育提升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战略高度,他们在官办府县学和社学不断发展的同时,广营书院,大量的创设私塾。北宋到清代末年,徽州六县共营造书院九十七所,私塾的分布更是遍及各地,而且同时期的科举石牌坊业繁荣兴盛起来。
小结:在这种无处无师的学习氛围中,大批的人才或赢得官爵,或榜上题名,都能荣获石牌坊这顶桂冠,一跃成名,永传后世。许国石牌坊的出现无疑是徽州农村牌坊中最具代表性的那颗明珠。
作者:长城石雕,敬业的牌坊牌楼雕刻厂家,我们专注、用心制作,追求极致........版权属于: (http://www.shidiao136.com/paifang001/)(12301688.com)版权所有。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本文来自:http://www.shidiao136.com/paifang001/archives/2604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我的微信号
- 我的微信号扫一扫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