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佛教在西藏的传播,寺庙建筑开始迅速发展,成为藏族古建筑的主体。 据史料记载,吐蕃王朝松赞干布修建了大小昭经殿和108座佛龛。 这些宗教建筑不能称为寺庙。 公元779年,赤松德赞修建桑耶寺并正式出家为僧,标志着西藏第一次寺庙的诞生。 公元10至13世纪遭受灭佛打击的佛教在西藏复兴,托林、萨迦、当布等各大寺院相继出现。 甘丹寺始建于公元1409年,由黄教格鲁派始建,15世纪相继修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体现了寺庙建筑的鼎盛时期。
由于该寺在藏族社会中占有的特殊地位,因此具有许多建筑特色。
1、很多宗教活动都是在寺庙里进行的,学经仍然是主要活动。 一座寺庙,类似于佛教大学。 哲蚌寺有教学、宗教仪轨、学术、杂务四部分。 现有显宗学院三所,密宗学院一所。 这些经派,藏语称为扎仓,隶属于寺庙的最高行政机构“吉康”。 扎仓建筑由经堂、佛堂、前院组成。 还配有大厨房,为喇嘛提供食物和茶水,还有辩论经典的辩论室。 扎仓下面,有几个康村。 康村是该寺的基本学经僧团。 其建筑名为扎下,由僧舍、厨房、小经堂、内院辩经场、各种仓库等组成。 建筑一般呈锯齿形内院形状,层高多为三至四层,有的高达五至六层。 寺庙第一层的正殿称为措勤,意为大礼堂。 其形状与扎仓相同,所有机器设备都在二楼。 哲蚌寺措勤殿的经堂面积2000多平方米,可容纳万余名僧人念经。
2、寺院除学习经典外,还提供语言、写作、诗歌、医学、天文、微积分等方面的教育。 寺院垄断了藏族社会的文化事业。 甘肃拉卜楞寺的“丁克扎仓”主修天文,“曼巴扎仓”主修医学。 西藏山南的民主林寺也以医学为主。 这些建筑与普通扎仓的建筑相似。 其他如印刷、出版、佛像、器皿的制造等也由寺庙控制。 很多寺庙都有专门的作坊,比如四川的德格寺就有一个大型的印经院。 布达拉宫下方的城堡内建有两座印经院和一座佛像、器物制造作坊。 日喀则那塘寺是藏区三大印经院之一。 藏有那塘版大藏经和丰富的藏文印版。 萨迦寺内藏有印版2000多版,经堂藏有佛教经典、历史、医学、哲学、戏剧、诗词、历法、名人传记等历史书籍数万册。 有的寺庙,如拉卜楞寺,还建有图书馆式的藏经楼。
3.许多寺庙具有行政职能。 藏族寺庙有独立的经济,占有庄园。 寺庙也是一个经济实体。 哲蚌寺占地185个庄园,51000多亩耕地,300多个牧场,2万多名农牧民。 西藏40%的耕地归寺庙所有。 这样一来,寺庙除了参与地方政府之外,还必须对所管辖的领土进行统治。 例如,扎什伦布寺的班禅“拉章”负责管理班禅地区21个教派、6个噶司、10万多名农奴。 班禅拉章拥有行政权和司法权。 “拉章”楼位于措勤殿后面。 楼高四层,内有“伊仓”、桑加雷孔及各类庄园管理机构。 班禅大殿位于建筑最高处,有卧室、经堂、佛堂、配房等。 昌都强巴林寺帕巴拉呼图克图“拉卜楞”辖58座寺院、5个教派、7600余户。 哲蚌寺的颇章花园也属于此类建筑。 因此,寺内的“拉卜楞”建筑十分重要。 根据活佛的地位不同,其权威也不同。 但即便是地位较低的“拉章”,也仍然具有治理自己封地臣民的职能。
藏族寺庙就是按照上述建筑类型排列的。 一般来说,措钦和扎仓是组合的中心。 建筑群布局灵活、自由。 措钦大殿不仅是整个寺庙的活动中心,也是建筑群的艺术构成中心。 佛教的教义、戒律、思想对建筑群的整体布局或宫殿的室内设计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例如,大厅内部通过窗帘和色彩的处理营造出一种奇异而神秘的氛围。 殿堂内部一般都很暗,但佛像却很明亮,表达“世间黑暗,唯有佛光”的思想。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