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文物保护领域一直高度重视历代建筑中具有较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大型木结构、斗拱、琉璃装饰品、石砖雕刻等。 ,成果丰硕。 但对建筑中起保护作用的大量青砖、青瓦材料却很少引起重视,相关研究也很少。
事实上,不同时代古建筑上的青砖绿瓦工艺,体现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工艺技术的演变和进步。 砖瓦表面留下的痕迹,可以作为后人判断时代特征的证据之一。 它们也是建立建筑考古文化年代的重要标尺。
青砖
隋唐以前(包括隋唐时期)山西的青砖普遍有明显的绳纹痕迹,绳纹的疏密、粗细、编织方法等都带有深刻的各个地区、各个时代的印记。 例如,晋阳古城遗址的北朝砖和佛光寺的唐代砖的风格就截然不同。
金阳古城客栈-北潮跳转店
佛光寺-唐砖
到宋代,山西青砖放弃了绳纹技法,普遍采用凹模在青砖底部形成凸起的几何图案。 如巴龙寺塔的宋代几何图案方砖。
巴龙寺塔-宋代方砖
辽代青砖基本都是粗条纹砖,应该是在唐代绳纹砖的基础上改进的。 它们是砖模和工艺造成的痕迹,也是“辽承唐风格”。 另一个例子。 如浑源文庙里的辽代粗条纹砖。
浑源文庙-辽代砖
金元时期,晋南地区普遍使用手印砖。 如解州关帝庙出土的金代右手印砖。 陕西发现了大量唐代手印砖,但山西却没有发现。
到了明清时期,青砖一般没有痕迹,仅以上下粗糙面和较平坦的面来区分。 如蒲州古城的明代砖、介休五岳庙的清代砖等。
蒲州古城-明代砖
蓝色瓷砖
瓷砖基本上分为四类:管瓦、板瓦、瓦(或钩)、滴水瓦。 少量其他配件包括沟渠、瓷砖等。
以瓷砖为例。 先秦时期有半瓦和圆瓦,图案丰富多彩,有素面、动植物纹饰、兽面纹、绳纹、云纹、夔纹等。
秦汉时期,出现了大量带有铭文的瓦片。 例如,夏县大禹王城遗址、洪洞古城遗址、陶寺寺汉代窑址等都出土了“千秋万岁”、“长乐未央”等铭文瓦片。襄汾。 轮辋高于图案。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瓦片主要有文字瓦片、云纹瓦片、莲花纹瓦片和兽面瓦片。 这些瓦片大多受佛教影响,如大同时期出土的北魏、北齐瓦片。
北魏文字瓦
隋唐时期的瓷砖主要以莲花纹、兽面纹、佛像纹、龙纹等为装饰,其中以莲花纹瓷砖最为常见,其次是兽面纹、佛纹。龙纹瓷砖消失,而夔纹瓷砖消失。 莲花纹侧轮有一圈连珠和凸弦纹,侧轮变宽。
宋、辽、金、元时期,半瓦瓦消失,只剩下圆瓦,其图案以动物、花卉图案为主。 这一时期,有文字的瓦片基本消失,莲花瓦片较少,兽面瓦片较多,出现了龙纹瓦片。
元、明、清时期,宫殿建筑中常用琉璃瓦来显示地位。 此时琉璃工艺已较为成熟,尤其是明代,琉璃在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如洪洞县广胜寺的琉璃塔。
明代龙纹琉璃瓦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