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经是中国古代刻在石碑、经石、石窟、摩崖上的儒家经书和佛教、道教经书,其中以佛教石经居多。
石刻佛经始于北魏末年,盛于北朝末年。 龙门北魏莲花洞内,曾刻有《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北齐时期,石经流行,如刻刻于山东泰山经石峪、太原晋祠风雨的《华严经》等。 响堂山石窟是全国规模较大的佛经雕刻地之一。 北象堂第三窟外唐雍所刻经碑记载,自天同四年(568年)至武平三年(572年),唐雍刻《维摩诘经》、《圣莲经》、《菩萨经》。 《弥勒佛经》等佛经四部,他之所以刻刻佛经,是为了让石经能够永久保存,并发愿要把释迦牟尼讲过的经书全部刻在名山上。此外,南香堂、小香堂石窟还刻有《华严经》、《多心经》、《法华经》。河北省涉县的娲皇宫、木精寺还刻有北齐的《深奥解脱经》和《十地经》、北齐天宝六年(556年)河南安阳小南海石窟刻有《四夷梵天问经佛语》、《法华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本》等多部佛经。 《华严经偈》、《大般涅槃经圣行》,成书于隋代,最早刻于开皇九年(589年),安阳宝山大珠胜洞。 刻有《经藏大集·月藏分》《五十三佛名号》等多部经书。
最著名的佛教石经是北京房山峰的云居寺。 《房山石经》始刻于隋大业十二年(616年)。 唐代贞观三十多年,雕刻了莲花、涅槃、维摩诘、华严等石碑百余块。 后唐、辽、金、元、明各代均续刻。 共有石经15061部,其中保存完好的有14000余部。 共刻佛经约千种、九百多卷、三千多卷。 ,包括6000多条铭文。 这是中国现存数量最多的文字碑刻,在东方文化史上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唐代最重要的石刻是四川安岳卧佛寺石窟和唐代开元时期的藏经洞。 这里有佛经洞窟15个,共刻佛经70余部,40万余字。 此外,大足宝顶山的小佛湾经塔上刻有“佛长城石雕”,这是南宋时期的经刻。
晶珠也是中国古代佛教石雕的一种。 该建筑原为丝绸制成的伞状物体,顶部有摩尼珠,悬于长杆上,供于佛前。 据《佛陀罗尼经》记载,这部经写在柱子上,如果柱子的影子映在人体上,就不会被罪孽所玷污。 唐初。 他们开始用石头仿造丝绸和丝绸经柱,称为陀罗尼经柱。 最早的例子是陕西富平永昌元年(689年)的建筑。 佛经建筑一般可分为基座、本体、屋顶三部分,分别雕琢,逐级建造。 柱子大多呈八面体,上面刻有陀罗尼经、咒语或佛像。 还有少量的佛经,如《心经》、《楞严经》等。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