拴马柱,顾名思义,是古代乡绅等富裕家庭中雕刻的用于拴马的实用石块。 其实用特征不仅体现在古代日常生活中,也出现在古代艺术品中。
拴马桩是中华民族大融合的一个小象征。 早期的农业文化中没有拴马的桩。 最早有记载的拴马桩是蒙古呼伦湖畔的一根不规则长方形石柱。 相传是成吉思汗的拴马桩。 元代以后的明清时期,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大规模融合,马开始成为运载物品、战斗、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 另外,蒙古、满族等北方游牧民族有骑马狩猎的习俗,因此马匹数量众多是马绳产生的直接原因。
用今天的话来说,拴马柱就是一个停车位。 从汉唐到宋、元、明、清,古长安城及其周边地区,将军、大臣府邸的入口处,都设有高低不同、形状各异的拴马柱。商人之家。
在不足一尺见方的石堆上,不仅塑造出各种复杂的形象,还表达着独特的情趣、故事、传说和信仰。 这些石雕与其说是用来拴马的,不如说是我们的祖先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的生活基石。 透过它,我们似乎能够窥见一个大文化的背景和我们的根源。
传统的拴马柱一般高2-3米,宽、厚约20-30厘米。 通常站在大门两侧的富裕农民都会在马柱上雕刻精美的图像,取其镇宅辟邪的吉祥之意,称为农民的华表。
拴马桩除了具有精美的观赏价值外,还有一个实用的功能,那就是镇宅辟邪。
大门两侧立有拴马桩,大门是保证活力的枢纽。 “和则吉,乘则暴”。 比如朝南的门位置不对,是吉祥的。 右侧西南顺时针方向为坤位,对应寅位。 五行属水,为“六煞二煞”,与煞星相冲。 根据方向符控制方法,如果将“泰山石敢当”放在煞位,就可以避邪。
精心雕刻的拴马桩是历史积累的民间瑰宝。 他们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融合,被历史赋予了新的使命。 新中式园林中,拴马柱是点睛之笔,承载着历史的尘烟,散发着沧桑的气息!
拴马桩的材料一般为灰色或黑色的青石条,也可用细砂岩制成。 传统的拴马柱一般高2-3米,宽、厚约20-30厘米。 如今的系结柱高度比传统的系结柱略低,宽度可以根据其使用方式和放置位置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室外用的一般保持传统风格,室内用的则稍薄一些。
石拴马柱没有现成的模板。 每一根石拴马柱都是石匠手工雕刻而成,每根拴马柱都是独一无二的。 这是一部真实的体力和技术作品。 我们看到的精美拴马柱的背后,是工匠们的辛勤劳动。
每尊雕像、每一件雕塑作品都体现了雕塑家的心血,蕴含着传承的味道!
看到了拴马桩的前世今生,感受到了雕刻师的艰辛。 我们仿佛看到了战争和铁马,也看到了烟花和农耕! 一路走来,中华民族经历了多次朝代更迭,经历了多次坎坷,但因为融合、包容、包容、妥协而屹立不倒。
只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民族、国家、传统、文化才能一一传承下去。 拴马桩只是其中的一个小见证,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融合与妥协的象征。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