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古戏台不只是记忆更是民族的文化宝藏

avatar 2023年6月17日00:04:25 评论 751
摘要

从那之后,魏文灶便担起了“业余文保员”,守护着这座旧祠堂的“周全”。随着当地开展“宁波古戏台拯救行动”,一座座饱经风雨的古戏台在一系列“美容”下换了新颜。自4月初修缮工程启动以来,他几乎天天守在祠堂里,见证着古戏台一点点“改头换面”。而保住了祠堂的“周全”后,魏文灶又开始思考:古戏台如何才能焕发新生?

选木、打墨线、刨木、榫卯……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缙云县墙角镇霞浦村的魏氏宗祠,近日迎来了一位大“美人”。 而这次“深度美容”的背后,是86岁高龄的霞浦村居民魏文藻6年的悉心呵护。

“祠堂古戏台不仅是民族的记忆,也是民族和世界的文化瑰宝。” 魏文藻说道。 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在慈溪,庙宇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礼拜场所。 里面的戏台使它成为所在村的“文化交流中心”。 被誉为“中国古戏文化之乡”的当地现保存完好的古戏台120余座,其中10余座被列入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康熙八年(1669年)魏氏宗祠古戏台,为十台之一。 宽4.8米、进深4.7米的戏台位于魏氏宗祠正中,与勾群楼梁架交接处。 它被16条龙和凤凰包围,辅以三国时期的人物故事,突出了两堵相连的城墙。 小众的大气和精致。

祠堂古戏台不只是记忆更是民族的文化宝藏

所谓须弥座,就是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用于扩音和收音的“天然喇叭”。 在魏文藻看来,那才是魏氏宗祠最出彩的地方。

他指着两个相连的凹室。 舞台上方凹室的图案呈逆秒阶梯状。 定睛一看,许多赤身黑喙的飞鸟向着中央飞去。 姿态相当壮观; 另一个龛位靠近礼堂,正中的形意纹显示了当地人提倡的阴阳平衡。

“如此精美的二连贯须弥座戏台并不常见,这也是魏氏宗祠入围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原因之一。” 墙角镇党建办工作人员吴立高说。

祠堂古戏台不只是记忆更是民族的文化宝藏

“在我的记忆里,舞台陪伴着我们魏家走过了一些重要的时刻。” 魏文藻回忆,每到丰收节等日子,村里的男女老少都会来庙里看戏。 舞台上,华丹副将喋喋不休地唱着古老的神话传说、民间的爱恨情仇,也唱出了当地人的回忆和乡愁。

除此之外,在文物专家看来,魏氏宗祠为研究明代建筑史、戏曲舞台艺术史、江南民俗史和石刻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依据和风貌资料。

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一场超强台风让这座位于东海之滨的古迹蒙上了伤痕。 当时,霞浦村的居民自发筹款10余亿元,对魏氏宗祠进行了修缮。 在大多数住户的推荐下,魏文藻自愿成为了改造的“监督员”。 订购木材、细察装修细节、安排工匠……在这五年的装修中,他也对寺庙产生了更深的爱。

祠堂古戏台不只是记忆更是民族的文化宝藏

从此,魏文藻担当起了“业余文保”的角色,守护着这座古寺的“悟性”。 历经百年荒废,祠堂古戏台已因檐、梁柱、藻井等预制构件腐朽脱落而损毁。 他记下染料褪色的地方,木头生虫的地方,瓷砖渗水的地方……找机会向当地文保部门反映。

另一方面,象山县还成立了古戏台研究中心,聘请资深民间演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知名专家学者,共同开展古戏台文化研究。 随着在当地开展的“宁波古戏楼抢救行动”,历经风雨的古戏楼在一系列“美容”下焕然一新。

祠堂古戏台不只是记忆更是民族的文化宝藏

2019年,魏氏宗祠古戏台迎来历史性时刻——获批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135亿元。 不再只是“小修小补”,这一次,魏氏大宗祠的古戏台主体和砖雕、正殿、厢房等都可以进行全面翻新。

“终于盼到这三天了。” 面对魏氏祠堂古戏台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改造,魏文藻难掩喜悦之情。 自4月初修缮工程启动以来,他几乎每天都待在祠堂,见证古戏台的“改头换面”。

守住神殿的“感悟”后,卫文藻又开始思索:古台如何重生?

祠堂古戏台不只是记忆更是民族的文化宝藏

“这一次,寺庙不用修缮,至少可以维持20年。” 看着屋顶上的工人,他们把旧瓦扔掉,装上防水层和新瓦。 魏文藻站在庙门外,期待着半年后修缮完成的庙宇新蓝图。

“考虑到环境的承载能力,寺庙戏台虽然不能像以前那样热闹,但可以利用它把戏台与香山的特色文化联系起来,成为一道亮丽的文化景象。” 检查...

那时,魏文藻希望祠堂里的戏台不再只是一座静止的建筑,而是一系列流动的、永恒的、充满中国传统之美的文化符号。

weinxin
我的微信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A+
所属分类:未分类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