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佛教网消息:8月3日,峨眉山佛教协会在峨眉山大佛寺峨眉讲堂召开道教建设动员大会。
出席会议的领导有:乐山市宗教局局长高鹏、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区宗教局局长李谦、峨眉山市宗教局副局长彭刚等。 ; 峨眉山市佛教协会会长永寿大和尚、副会长传智法师、心定法师、延法法师、弘开法师,以及各地寺院督办、佛教协会各职能组负责人出席会议。 会议由峨眉山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弘开法师主持。
会议宣读了省市各级宗教部门关于加强道教习俗建设的文件,并集体学习了四川省宗教局局长叶斯达瓦在现场会议上的讲话,共创和谐四川省的寺庙和教堂。
乐山市宗教局局长高鹏、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区宗教局局长李谦分别发言,指出峨眉山佛教在发展中有着良好的传统过程中,充分肯定历年来道教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希望各位法师继续以戒为师,通过这次道教传统建设活动,为峨眉山佛教事业不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条件。
峨眉山佛教协会会长永寿和尚希望各位法师认真对待建道工作,与日常学习修行相结合,长期开展这项工作。 世界名山、普贤寺将焕然一新。 让峨眉山真正成为“人间净土、精神家园”。
主席台
会议地点
努力学习
附:2011年8月3日,乐山市宗教局局长高鹏在峨眉山市佛教协会道教建设动员大会上讲话。
[]
弘扬佛教优良传统加强学风道风建设
——在整顿道教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高鹏
(2011 年 8 月 3 日)
亲爱的法师们:
在全国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7月1日”讲话精神的高潮中,按照省宗教局《 《关于对宗教团体、宗教学校、宗教活动场所开展人道主义整顿活动的通知》要求,全市宗教团体积极开展道教整顿活动。 今天,佛教协会召开加强道教建设专题动员会。 这是一个特殊的时刻,非常必要,也非常及时。 谨表示欣喜的赞同并预祝本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这次整顿道教的目的是端正道教,净化信仰,深入开展思想建设,加强班子和负责人自身建设,共同创建佛教和谐和社会和谐,建立道教和谐社会。教师队伍的良好社会形象。 着力解决领导班子和成员政治态度、民主团结、学习氛围、管理能力、法纪观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弘扬正气,抵制不正之风,努力打造一支“政治上、政治上”的队伍。 “可靠、有宗教修养、有群众动力” 一支有威信、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的宗教代表队伍。
为扎实有效地开展这项活动,我愿借此机会提出几点建议。
一、要自信地秉持“以戒为师”的智慧,切实加强以道义建设为核心的各项自身建设。
已故赵普很早就指出:“如何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保持佛教的纯洁性和庄严性,是当今佛教界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袁一诚会长也表示:“今天我们特别指出‘以戒为师’,并不是权宜之计,也不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而是鉴于戒律是佛教的根本,也符合佛教的根本。”适应时代的要求。” 《全国汉族寺庙管理办法》也指出:“寺庙必须保持纯洁、庄严,树立纯正的道教学风”。 什么是道家风格? 从佛教的角度来看,寺院僧尼在学习上形成了“以戒为师”的风俗和氛围以及正直的信仰和行为。 道教的前提是“以戒律为本”,道教的保证是“以戒律为本”。 在当今社会,我认为“以戒为师”有三个途径:一是遵守国家法律。我们的僧人和所有公民一样,在享受公民权利的同时,也必须承担公民应尽的义务。应该有而且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我们很多师父都知道,在“左”的时代,我们僧人被当作“二等公民”对待,但现在我们僧人的社会地位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尊重,我们享受着改革开放和宗教政策实施的诸多好处,但我们决不能不忘过去,无视国家法律,把自己当作一个特殊公民;二是要遵守我们皈依三宝时,须受五戒,沙弥、沙弥须受十戒,比丘须受二百五十戒,比丘尼须受三百戒。有四十八戒,还有菩萨戒等,如僧尼头上顶三大戒,还有祖宗制定的各种戒律。 戒律对我们到底了解多少? 你有多熟悉? 能做到多少? 我们主张弘扬佛陀“以戒为师”的智慧,即学戒、研习戒律、修行戒律,制定适合戒律、适合精神的现代“丛林规约”。与时俱进,适合寺庙的实际情况。 完善各项管理制度,通过制度管理僧侣、寺庙; 三观六字。 “素食、僧礼、独身”六个大字,是祖传佛教的特色,也是汉传佛教的根基。 没有这六个字,汉传佛教就失去了生命,根本谈不上“人间佛教”,更谈不上构建和谐社会,对社会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宣布“和谐世界从心开始”。 从心开始,如何开始? 我认为从内心开始,首先应该从“以戒为师”开始,因为佛教戒律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要求,属于自律。 戒律的精神在于清净持心修行菩萨道。 因此,加强道教建设,必须自信地高举“以戒为师”的智慧火炬,树立“以守戒为荣,以破戒为耻”的风俗,使每一位会员僧团“以戒为师”有了共识,有了共同的行为准则,加强道教建设就不会成为一句空话,寺院的其他任务才能落到实处。
2、加强道教学习
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后,历代都有高僧大德。 隋唐时期正式创立十大教派,小乘二教,大乘八教。 隋唐以后,禅宗、净土宗发展并延续至今。 历史上的开国元勋,哪一位没有学术风格? 哪个人没有节操? 《高僧传》记载了影响至今的道安法师、慧远法师、玄奘法师。 这些高僧有大德、有道、有学风。 所以我们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向高僧学习,继承传统。 学风与道教。 如何认真学习,首先要有正信,有信心,相信三宝功德,相信因果真实,相信十法界理实,相信因缘。以及三个世界的影响。 只有相信这些,才能进一步学好、持续学习。 即使风吹、雨打、地动摇,只要你不失去信心,你就会学得很好。 如果你有坚定的信念,你就会努力学习。 你学得越多,你的决心就越坚定。 以正见巩固正信。 如何学习,离不开闻思修,由听而思,由思而修,听思而修成三昧。
三、加强道德伦理建设
道教是指道教文化,是指宗教信徒的态度和实践。 广义上讲,它包括信徒的学习目的、宗教知识、素质修养、自律等。道教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宗教的生存和发展。 对于今天来说,道教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宗教能否与其他宗教融合。 社会适应能力强。 因此,道教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道教建设意味着自我建设、素质建设、形象建设。 古今中外,自我建设是任何宗教、任何团体、任何组织包括政党的永恒主题和长期任务。 是我们佛教固本赢社会的需要,是自我完善的需要,更是佛教自身完善的需要。 面对发展,佛教界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警醒自己,坚持自尊自爱、自律自律、坚定信仰、追求境界。 时时扫尘,戒微,持清净,“以戒为师”。 开展整顿道教,必须抓道自强,响应时代召唤,顺应时代要求,体现时代精神,使佛教必须努力增强社会意识,公益意识、回报意识、责任意识、形象意识,做到服务社会、奉献人民、造福信徒。 要加强团结,宽容大度,诚实守信,相互尊重,塑造团队良好形象。 道教建设应增加和引入社会评价。 现实社会和广大信徒是佛教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 没有党的政策,没有社会的支持,没有信徒的支持,佛教就没有根基。 对道教的一切评价在道德风尚建设中,必须注重社会评价,听取群众意见,依靠党和政府保证僧人素质和人才素质。 社会认可不认可? 信徒们满意还是不满意? 作为重要标准,不仅要看戒律、形象、贡献、舆论,更要注重道德伦理建设中社会形象的树立,把握服务社会的重要性。 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优良传统,真正使道教建设成为促进佛教健康发展、取信于宗教信徒、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务实之举。
四、把道教伦理建设落到实处
加强道教习俗建设,并不是说我们现在的道教习俗不好。 有人说我们乐山的道教风俗总体不错,但也有一些,正如赵普所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寺庙财富的增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负面影响一些宗教人士淡化信仰、放松纪律,有的拉帮结派、打官司、纠纷,有的任性任性、私欲膨胀。宗教信徒具有严重的“制度化”作风。 这些不正之风必然会损害我们的形象和声誉,从而毁掉我们宗教的前途。 我们在座的每一位佛教四弟子,特别是寺院和佛教团体的负责人,一定要端正态度,认清形势,要有忧患意识。 从时代要求的高度,从历史教训的深度和“人间佛教”的广度,我们可以体会到切实加强道教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深远意义。 “以戒为师”从心开始,从我所在的殿堂开始,自我反省,自我发现问题,自我批评,自我整顿,从我自己开始,从我所在的地方开始,以佛教协会为主导,制定加强道德风尚的措施和制度,建立长效机制,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佛教协会是本次全市宗教团体开展道教道德建设的先行者。 希望佛教界在本次整顿道教活动中,扎实自觉地从学习提高、队伍整顿、制度完善三个阶段做好道教整顿工作。 通过整顿道教,加强修行,潜心学习佛法,提高佛法境界,以身作则,以自己的佛教造诣赢得僧侣和信徒的尊重。 希望大家能够总结出好的经验和做法。
加强道教建设,以“以戒为师”为核心,是我们佛教界健康发展的基础。 是建设六和僧伽、清净寺院的保证。 它是佛教在社会和谐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基础和依据。 以此为前提,让我们共同努力,在佛陀“以戒为师”的智慧指引下,巩固乐山佛教的道教传统,努力展现当代乐山佛教纯净、健康、浓郁的风采!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