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洪城感恩寺深藏不露,犹如未出“闺房”的少女,多年来一直鲜为人知。 据寺内明嘉靖四年《感恩寺碑记》记载,该寺由鲁五世土司鲁林主持。 始建于明正德七年(1492年),完工于嘉庆八年(1495年)。 距今已有500多年,一直是连城鲁土司的附属庙宇。 寺院建成后,上书清廷。 明孝宗绍熙皇帝赐“感恩寺”,以嘉奖连城卢土司守护陇右、保护环境和人民的忠诚。
寺坐北朝南,南北长133米,东西宽19.3米。 占地面积约2660平方米,建筑面积456平方米。 主要建筑主要有山门、碑亭、挂花门、离士殿、天王殿、护法殿、菩萨殿、大雄宝殿等,布局严谨,保存完好。
对于这座寺庙,最大的震撼是清代文化艺术宝库——大佛寺,它是感恩寺的最后一座寺庙,也是寺庙的大雄宝殿。 该寺为山顶式建筑,平面完美圆形,进深三间,面阔三间,青铜瓦顶。 为明万历年间建寺时的原建筑。 殿内有大量的佛像彩塑和石刻,分为悬雕、圆雕和逆光佛三种。 正殿为礼拜殿,供奉塑像17尊。 三尊主要造像为第三佛观音造像壁画,即古燃灯佛、释迦牟尼佛(左右圆觉分别为舍利弗王、阿难王)和弥勒佛。 主像旁有印尼式佛陀背光,全部镂空雕花。 左边是八臂十一面观音和十臂十一面观音。 前左右为八祖。 前立柱左右下方为金钢护头。 柱前悬有吉祥和龙女。 后廊的悬雕分三层,下层是1500多尊《西游记》场景小雕像。 中、上两层悬挂着佛、菩萨、尊者、度母、护法、高僧、大德等78尊塑像。 殿堂正中,天花有柱座,坛城60尊,回廊有坛城56尊。 这些画是典型的明初藏传佛教绘画,内涵丰富。
大石殿左右墙壁及后壁下部壁画原为彩绘观音造像壁画,现左壁壁画已毁,右壁及后壁下部壁画墙还存在。 这幅壁画主体部分的三尊造像,分别从壁画的上方画出宫殿和楼阁,烘托出一种祥和珍贵的气氛。
天王殿拱眼壁画较小,数量较多,共80幅,内外拱眼各40幅。 殿内拱门壁画保存完好,但殿外拱门壁画破损较多,部分画面已部分损毁或褪色严重。 外拱眼壁画内容为祭天部壁画。 有很多壁画急需采取进一步的措施进行维护,让沉睡的“宝物”活过来浮雕观音设计图,动起来,让这类文物得到开发利用。
“一些雕像是刚开始修建的,大部分壁画已经陈旧,急需修复。让那些历史文物尽快得到保护和利用,造福于当地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 永登县文化和旅游局负责人介绍,寺庙建筑展示了我国唐代文化艺术,尤其是大观园和美术博物馆,精美的壁画和造像体现了我国唐代文化艺术的重要代表。我国晚清的文化艺术,是明初汉藏蒙文化交融的见证。 大雄宝殿内有泥塑神像147尊,外壁画5幅,拱眼壁画284幅,《西游记》全景造像,坛城116尊佛像定做,无一不是珍品。 也是我国西南地区的清代文化艺术宝库。 是明代中央政府有效整顿东北边疆,蒙、藏、汉文化融合的重要见证。 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和社会价值。 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省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志杰)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