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是一切善行的基础,是一切行为之首。 它是中国古代极为重要的行为准则。 孝道是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 在封建社会,孝道具有双重性。 它既体现了人民尊老爱亲的优良道德传统,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和需要,但同时又被封建统治者用来欺骗、愚弄人民。 精神活性毒药。 历代皇帝大多以忠孝立国,把崇尚孝道作为教化民众的根本,作为立国治国的根本。 为了使“孝”更好地服务于维护封建秩序和封建统治,封建统治者采取了各种方法来弘扬孝道。 除了“嘉德义行”之外,为孝子立牌坊也是常用的重要手段之一。 其目的是尊重他们的有德之人,赞扬他们的事迹,钦佩他们的功绩,激励他们的子孙。 在“唯小人、妇难养”、重男轻女的封建社会,妇女地位低下,但“孝女”却被另眼相看,其中一些优秀的也竖立有牌坊,但数量很少,仅具有象征性的代表性。 在以忠孝治国的封建社会,有很多孝庄。 但由于其中不少极力宣扬愚孝,带有浓厚的封建愚昧意识,所以大多已被毁掉,所剩无几。 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安徽歙县塘岳包家孝子坊】
安徽省歙县塘岳鲍氏家族,自明清以来已留下七座牌坊。 这就是著名的棠樾牌坊群。 鲍氏是一个以“孝”为核心,严守封建礼教,崇尚儒家伦理道德观念的宗族群体。 儒家认为“百德中,孝为先”,因此包公设立的“忠、孝、廉、义”七牌坊中,有三座是孝子牌坊。
“慈孝坊”是三座孝子牌坊中最早的一座。 始建于明永乐后期(约1420-1424年),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重修。 ,是为纪念包宗言、包寿孙父子的孝心,以及父爱子而建的。 这座牌坊是棠樾牌坊群中自西向东的第二座牌坊。 相传宋末元初王朝更迭大动乱期间,惠州城守将李士达造反,企图称王,掠夺财物。 不幸的是,处女包宗彦被盗贼抓住,绑在村北龙山的一棵松树上。 正当强盗的尖刀即将砍到包宗言时,躲在草丛中的儿子包寿孙跳了起来,跪在强人面前,恳求强人放了他的父亲,他甘愿一死。以他的名义。 当壮士的利刃转向自己的儿子时,父亲愣住了,立即跪下哀求,甘愿以死换取壮士留下继承人。 父子俩斗得你死我活,痛哭不已。 这一幕让盗贼首领感动不已。 正当父子俩争论不休,盗贼们犹豫不决的时候,森林里突然刮起一阵大风。 风声中夹杂着铁蹄的踩踏声。 强人怀疑官兵已到,仓皇而逃。 鲍氏父子这才死里逃生。 关于此事,县志有专书,宋代有《孝义传》,明代有《孝实》,《古今书集》,而民国时期的《歙县志·孝友》都详细记载了此事。 明成祖不仅题写了《慈孝诗》两首诗,还在塘岳村的北龙山立了诗碑。 他还颁布圣旨,表彰鲍氏父子,并下令修建“慈孝里”坊,以表彰他们的“父恩子德”。 坊四柱三间三层,高9.6米,宽8.57米。牌坊正面明室匾额刻有“慈孝礼”三个大字屋檐下的明代龙凤牌上刻有“皇制”二字,龙凤牌两侧刻有明成子所写的《慈孝诗》。内容如下:“我的父亲被绑架,陷入危险,生死攸关。 一时有公子出面求死,肉身保一百年。 救父的本源是深孝,被强暴后愿意回心转意。 鲍氏父子个个仁慈孝顺,留下了光辉古今的美誉。”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还为此事写了一副对联:“仁慈孝顺”。孝天下无双,江南第一乡。”明成祖不仅题写了《慈孝诗》两首诗,还在塘岳北龙山立了诗碑。他还颁布圣旨,表彰鲍氏父子,并下令修建“慈孝礼”坊,以表彰他们的“父慈子孝”。
“包参小杏坊”是包氏家族修建的三座孝子牌坊中的第二座。 这座牌坊是棠樾牌坊群七座牌坊中自西向东的第一座牌坊。 是继“慈孝礼”牌坊之后修建的又一座孝子牌坊。 据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所著《重建慈孝孝子二家碑记》记载,此坊始建于世宗嘉靖十三年明万历二年(1534年),为表彰鲍灿的孝心而建。 鲍灿是棠樾鲍氏第十四代传人。 他是明成化年间博学的儒家学者。 他的诗写得很好,但他没有当官。 而是到河南洛阳做生意。 他对父母非常孝顺。 逢年过节,他会把最好的食物送回家给父母,只留下少量给自己。 如果他送来的食物没有送到家,他自己永远也尝不到。 每逢父母生日,他常常写诗抒发对父母的思念之情。 后来,七十多岁的母亲佘迪的脚上长出了恶疮。 疮口腐烂,血和脓不断流。 他日夜守在母亲的病床上,小心翼翼地送饭送药,但还是没有效果。 于是,他用嘴吮吸疮口,将脓血吸出。 七八天,母亲的脚奇迹般地好了。 这一事件受到人们的广泛好评。 明代周王听说后,写了一封书信,上面写着“存哀”二字,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御史唐希开以“廉孝”闻名。 其子包长山请求朝廷显明其父包灿的孝心,但未获准。 后来,当他的孙子鲍象贤在朝中做大官时,他又向皇帝提出了请求,最终得到了皇帝的允许。 明世宗赐鲍灿为兵部右侍郎,并下旨为鲍灿修建小杏坊。 广场四柱三间三层,高8.86米,宽9.54米。 它由白色花岗岩和石灰石建成。 前殿顶楼檐下“圣旨”匾额下雕有龙凤。 诏书下方的匾额上刻着“敬表孝赠兵部右侍郎包参”12个大字。 整个牌坊以斗拱为主,古朴厚重。
“鲍凤昌孝子牌坊”是鲍氏修建的三座孝子牌坊中的第三座。 这座牌坊是棠樾牌坊群中自西向东的第六座牌坊。 是棠樾牌坊群中三座孝牌坊中最晚的一座。 始建于清嘉庆二年(1797年),为纪念包凤昌而建。 为孝道而建。 据《歙县志·孝友》记载:明朝末年,天下大乱,鲍凤昌的父亲外出后,很长时间没有消息。 清顺治三年(1646年),14岁的包凤昌离开家乡,千里迢迢寻找父亲。 一路上他乞讨、提问,克服了重重困难和危险。 经过三年的寻找,他终于在甘肃雁门古刹找到了生病的父亲。 他将父亲背部溃疡的脓液吸出并治疗,并侍奉父亲回到歙县棠樾老家。 不久,他的母亲又病了。 医生说只有浙江桐庐县富春山的一种真正的乳香才能治愈他母亲的病。 于是,他不顾三年多旅行的身体疲劳,立即赶赴富春山,钻入山林深处,攀上悬崖峭壁,终于采到了乳香。 回家后,他用乳香为母亲熬药,并割下自己的屁股给她吃,让她补身子。 终于,母亲的病痊愈了,恢复了健康。 人们得知这件事后,纷纷称赞鲍凤昌“为人真诚、真诚”、“孝顺亲人”。 后来,乾隆帝得知此事,包凤昌“孝顺,堪为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圣旨”。 清嘉庆二年(1797年),鲍凤昌为他立此牌坊。 牌楼为高耸牌坊,四柱三开间三层。 柱子比屋顶高。 高11.7米,宽9.8米。 牌坊正面敞房顶层屋檐下嵌有“圣旨”匾额。 圣旨匾下的上匾额刻有“天监敬诚”四个大字,二楼匾额上镌刻有“敬彪孝子鲍凤昌”七个大字。 牌坊背面明室匾额上刻有“仁钦真孝”四个大字。 这座牌坊除尖顶和镂空花板外,柱梁均无雕刻装饰。 造型古朴、庄严、端庄。
山东嘉祥金典石雕厂是嘉祥知名石雕企业,拥有一级雕塑资质。 专业生产各种石雕、人物、动物雕塑。 因为我们专注,所以我们专业,因为我们专业,所以我们卓越。 金典石雕是您的首选!
期待与您合作! !
大型雕塑项目我们更专业...
联系人:张经理电话: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