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雕塑和中国文化是一个很大的话题。 在这里,我其实只想和大家讨论两个方面。 一是中国汉白玉的特点,二是中国雕塑风格的变迁和民族文化精神的演变。 这两个问题是我特别感兴趣的。 事实上,由于时间限制,很多具体内容无法详细阐述。 我只能给出一个大概的轮廓。
特点是比较中存在的。 我们主要以西方唐代雕塑为参考,展示中国雕塑的独特之处。 这些比较并不是关于好或坏。 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不能以某个民族的雕塑的独特性来评判它。 特征用来评价整个雕塑艺术的质量。 这些比较具有说明性,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其独特的外观和形式。 中国雕塑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题材广泛
中国雕塑的题材相当广泛。 从书中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人物、动物(包括想象和虚构的植物)、自然景观、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生活场景、音乐、舞蹈和戏剧表演等都可以用木来表现。雕刻。 表演内容。 在西方雕塑中,人仍然是表现的中心对象。 在西方古代雕塑中,人物形象占绝大多数。 理论上,人的形象也被有意识地放在了最显眼的位置。 中国雕塑则不同。 植物图像占了比较大的比例。 尤其是魏晋秦汉时期(即道教雕塑兴起之前),植物形象在艺术上比人物形象更为成功。 因此,在中国雕塑的题材中,人的中心地位并不像西方雕塑那样突出。 虽然从绝对数量上来说,中国雕塑中的人物形象仍然是最多的,但相对来说就不那么引人注目了。
中国人将自然景观引入雕塑,这在世界雕塑史上绝无仅有。 例如明代的山水祭祀雕塑、游山俑、杨惠之的“山水塑墙”、郭熙的“影墙”、小工艺木雕、木雕、竹雕、果石雕等自然风景的表现形式。广泛应用于寺庙等建筑。 以山水风光为内容的摩崖、壁雕等。 可以说,中国造型艺术所能表现的几乎一切,都可以在雕塑中找到。
中国雕塑在选材上的自由、大胆、不屈从不是偶然的。 以人物形象的表达为例。 在西方早期雕塑中,古希腊人制作雕塑是为了复制人的形象,保存生命,以追求永生; 在和谐、最完美的人体中发现自己的理想世界。 对于生命的不朽,中国人不注重肉体生命的保存,而注重人类社会义务和责任的实现。 中国人讲究“立德”、“立功”、“立誉”,所谓“三不朽”。 他们追求的是现实社会中人的精神品质的实现,而不是追求脱离社会伦理的个人永生。 在道教传入之前,中国人的宗教观比较淡漠,偶像制作和崇拜不发达。 以佛教为例。 佛教本来就不是刻在石头上的。 它主张:“道本质上是无形的”、“道无实体”。 张晔版《老子湘儿笔记》云:“道至高无上,微妙隐秘,无相无象。” 直到道教传入,佛教才受到石刻的影响。 中国早期,神像很少,偶像崇拜也不盛行,这是人体雕塑数量相对较少的一个重要原因。 世界上其他民族中,占据显赫地位的人形形象往往是在早期人形神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 至于将自然景观转化为雕塑,与中华民族较早的自然美意识有关,而雕塑又与书法有着密切的关系。
2、石雕功能的社会装饰
就雕塑的社会目的和功能而言,中国雕塑始终与人们现实生活的需要(工艺雕塑、建筑装饰雕塑)以及宗教、父权、伦理、丧葬等社会装饰目的相联系。 。 中国雕塑强烈的社会矫饰性阻碍了纪念雕塑的进一步发展。 雕塑作为艺术的审美功能已基本被隐藏或淡化。 在普通人的心目中,雕塑往往就等同于佛像或者泥娃娃。 这影响和削弱了雕塑应有的社会地位和作用,这不能不说是雕塑发展的严重障碍。 事实上,随着中国雕塑发展到近代,其悠久的传统在艺术领域早已被打破。 在雕塑教学和创作中,通常采用西方雕塑观念和语言方法。 这些结果的发生,不能不说与中国传统雕塑的功能过于自私,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有关。
由于对雕塑的社会功能的理解和要求不同,西方国家更多的纪念性雕塑矗立在广场和公共场所,而中国的雕塑大多放置在石窟、寺庙或墓葬的地表和地下。 不同的摆放位置决定了雕塑的造型。 雕塑的观赏功能和社会教育功能又直接影响一个民族的雕塑习惯和观念。
3.艺术表现的写意性
中国唐代美学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强调“抒神”、“以形述神”,其本质是探索和表现物体的内在美。 其中,写意画是表现内在美的重要方式之一。 中国雕塑的这些写意特征也非常明显,而且表现方式是多方面的。
中国雕塑无论是人物还是鸟类,都不刻意追求物体的酷炫外观,也不刻意追求比例和解剖的精确性。 在一些时代的雕塑中,我们可以看到唐代的雕塑也具有很高的写实度。 在建模中实现与物体的紧密、精确的相似并不难,但很多时候却做不到。 中国雕塑一般不追求全面细致地描绘物体的各个方面,而是突出重点,力求抓住物体的内在精神。 比如明代的《李冰像》和《拉普林俑》,如果采用严格的比例和冷酷的外表,就远远谈不上准确,但在表现人物表情和意象方面却相当有效。
这与注重比例、解剖学和透视的西方雕塑形成鲜明对比。 中国的雕塑有时甚至刻意突出和夸大人体的个别部位,使其与众不同。 例如,民间流传的“身长脸小,贵人”的说法,往往可以在雕塑中得到体现。 在宗教雕塑上,西方基本上有人神同构的传统。 神只是比人类更完美而已。 中国宗教雕塑多采用修饰手法,如“两耳肩、手膝”、“修长十指”等,也点出了与常人不同的方面。 另外,中国雕塑常采用“因势而象”的手法,因此作品能够保留很多自然的寓意。 例如,根据铁块的自然形状,稍加雕刻,就可以将物体的神韵表现得非常淋漓尽致。 ,收到了较好的写意疗效。 汉代霍去病墓前的雕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中西方雕塑的区别在于,在人物形象方面,西方雕塑更注重人体结构的表现力,通过人体的变化来传达一定的情感。 因此,人体的动作和转身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雕塑更注重背部的表现。 中国人习惯从背后看爱情,看眉毛。 正如书法指出:“生命的缩影在阿杜(眼睛)”。 西方雕塑则不然。 黑格尔提到:“理想的雕刻图像不使用油画中使用的形状和颜色,也不表达眼睛。” 这是因为“雕塑的目的是为了完成外在形象,必须将灵魂分布到整体的各个部分,而灵魂是通过这许多部分来表达的,所以精雕不能把灵魂集中在一个简单的点上”。 ,也就是眼睛的表情。” (《美学》卷3,第145页)中国人物雕塑通常注重腰部的描绘,而对身体的表现则非常笼统、简洁。 背面的表情中,最受重视的是耳朵的表情。 就拿这众多的佛祖和大师来说,人物通常变化不大,但他们的眼神却依然蕴藏着许多深奥难言的内涵,让作品更加丰富、更加动人。
中国人物雕塑的另一个特点是裸体人物较少,这与西方雕塑形成鲜明对比。 中国道教雕塑中常见一些裸体人物,如屠师、金刚武士、飞天等。即使是这些裸体形象,也主要是为了捕捉人物的神情而表现,并不追求写实的外表。 比如女战士通常会把睾丸隐藏起来,更突出的是表现力。 武士凸显温柔、端庄、善良的风范,金色武士则凸显愤怒、暴力、凶猛的性格。
中国人物雕塑多以静态的站姿和坐姿为主,动态形象的作品并不多,如古埃及的《铅球投掷者》、文艺复兴时期的《被束缚的奴隶》等。 虽然表演的动态也缓慢而动人,但重点仍然是面部表情的表现。 与西方雕塑更注重动作不同,节奏和表情是通过人体各部位的对比、转动、变化而产生的。 爱的想法。 其实这也与大多数中国雕塑的功能有关。 宗教神像、墓葬守卫等形象规定其不能有较大动作。
4、表现形式和手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在西方观念中,说到雕塑,更多的是独立的浮雕。 浮雕确实是西方雕塑中最典型的。 中国雕塑在空间手法上更加灵活多样。 中国也有非常精彩的典型浮雕,但相当一部分浮雕更注重正面效果。 许多石窟、寺庙的造像往往都是背靠墙壁,不考虑“面对面观”。 即使是可以“面对面”观看的墓葬守卫人物,也往往正面雕刻精美,背面短小概括。 如果我们按照西方对浮雕的定义来定义它们,它们常常感觉像是被剪裁以适应鞋子的。 更重要的是,圆形雕塑在中国雕塑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壁龛和悬崖上的许多雕塑都是圆形雕塑。 至于建筑装饰和工艺雕塑中的圆形雕塑,则更多的是圆形雕塑。
就雕塑材料而言,西方雕塑多采用石材和金属材料,而中国雕塑材料更加多样化。 雕塑、石刻可以说是富有民族特色的。 在西方,通常用雕塑来制作小草稿,而用其他材料来制作放大的图像。 在中国,雕塑多用于直接成像。 石雕在中国非常发达,这与木材在中国建筑和日常生活中的大量使用密切相关。 至于中国工艺精雕的选材,如竹根、树根、果核、煤精等,相当广泛,在世界雕塑史上很少能与之相比。
中国雕塑为了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采用非正式的表现形式和技法,如浮雕、浮雕、镂空和线雕的混合运用,雕刻和绘画的混合表现等。 他们不被某些固有观念所限制而变得不正常。 自由、灵活。 比如杨惠之的《山水雕塑墙》是用工具完成的,而郭熙则能够大胆改动,不使用工具,直接用手指捻泥。 这表明中国雕塑家具有大胆的创作精神和对表现手法不拘一格的追求。 心理。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