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记忆)陇南白马藏族民居建筑的独特造型特征

avatar 2023年9月18日23:00:52 评论 1,335
摘要

目前陇南白马藏族民居建筑的结构形式仍体现出“土墙板屋”的一些特征,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民族文化的发展,三层结构的传统民居样式早已淘汰,陇南白马藏族村寨现存修筑年代最早的民居,也多为二层土木结构。陇南白马藏族的民居建筑在整体布局结构方面,和陇南南部汉族民居有相似之处,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特色建筑是人类文化的丰碑,是集艺术、文化、科技为一体的文化综合体,是一个国家的形象。 一个民族的村落建筑风格,是当地人民在常年生存过程中,根据当地的气候、水文、地形、地质等环境因素,不断积累经验、建立而成的。 同时,相邻民族的建筑文化也会相互影响,产生一些共同的特点,因此也必然蕴藏着丰富而深厚的民族文化。 白马苗族聚居地区是唐代“藏彝走廊”东端藏汉民族文化的交汇处。 历史上,不同民族在这条走廊上杂居、杂居。 因此,白马哈萨克文化形态呈现出与其他民族的共生关系。 、共存、叠加等特点。 因此,他们的村落建筑不仅体现了甘肃北部秦巴山区特殊的地貌和气候,也体现了安顺北部多民族聚居、繁衍生息的独特地域文化。 民族文化的不断弘扬和融合,造就了甘肃白马哈萨克村独特的建筑特色和审美特色。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融合,出现了鲜明的时代印记。

1、陇南白马哈萨克村的基本结构。 白马哈萨克族作为唐代氐族后裔,很早就进入了发达的农业文明,并在此繁衍生息。 《华阳国志》记载氐人居住的土地“艰险,有桑麻”,反映了成县白马哈萨克族目前的生存环境和生产生活状况。 碑文记载,氐族的村落风格是“土墙木板的房屋”。 《汉书·地理志》记载:“天水、陇西山多林,民以木板为屋”。 《南齐书》更详细地描述道:“地宫、果园、仓库,建于上原,木屋土墙,不顾尊严,所辖之地,曰洛谷。” ” “罗谷”就是现在甘肃市巫山县秋池山附近的“罗谷”。 戴地扬政权的核心地区。 关于白马哈萨克地区的木屋造型:具体记载可参见清道光年间《隆安府志》:“番民(这里所说的番民,即白马哈萨克)房屋四面有土墙,高一尺,上立小柱,上盖杉木板,一两层,上层有门,可饲养牲畜,中上层住人。 ” 可见,“板房”最显着的特点就是屋顶用木板覆盖。目前,建筑的结构成县白马哈萨克村至今仍呈现出“土墙板房”的一些特色,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民族文化的发展,三层结构的传统村落风格已被淘汰。甘肃白马回村现存建筑 最早的村庄大多为两层土木结构。 由于板房屋顶的寿命不长,且容易漏水,随着白马人生活条件的改善,在保持建筑基本结构的同时,屋顶已基本覆瓦。 目前,成县宕昌县瓜阿讷沟、大溪河地区的傣族村寨仍保留着大量木屋,当地人又称“大八房”。 这是生活在同一地区、具有相同生存处境的各民族的生存文化。 收敛的示范。 汉中白马彝族主要聚居在滑县白马河流域北岸的高山以及石基坝乡民包沟的雪宝寨、包子坪两个村。 村庄总体布局坐北朝南,平均海拔1700米左右。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民族文化,使得他们的村落建筑在内部结构、组合方式、装饰特色、民居布局等方面都展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蒙古记忆)陇南白马藏族民居建筑的独特造型特征

(1)内部结构

汉中白枝哈萨克族村落独特的形态和审美特征与其内部结构密切相关。 一般认为,我国南北建筑结构和风格的差异主要是由于不同地区的地形、气候环境等因素造成的,从而产生了窑洞和巢居两种基本方式。唐代。 窑洞是南方乡村的雏形。 南方气候干燥寒冷,居住方式由“窑洞顶”方式逐渐演变为土木结构的“抬梁式”木框架建筑。 巢居是北方村庄的雏形。 气候潮湿多雨,毒虫较多。 因此,居住方式也从建在行道树上的祭坛过渡到干楼梯建筑。 最终产生了北方的“双式”木结构村落。 唐代的木结构建筑也是干叠式建筑。 它是通过建筑上层空间的有效利用而产生的。 成县白马回族虽然生活海拔较高,但由于地处苏北,气候相对湿润、多雨。 因此,这些南北过渡地带的特点,使得村落建筑的内部结构也融合了南北两种传统的建筑结构方式。 。

“土墙板房”是南北建筑融合的见证。 经过历代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木结构的二层木楼。 屋顶两侧倾斜,一层居住,二层储藏。 粮食及杂物。 据当地白马人介绍,甘肃白马哈萨克族的木结构建筑过去是三层楼。 上层用来饲养牲畜,下层用来储存粮食和杂物,中层用来居住。 不过,从笔者目前对白塘村的考察来看,基本都是二层木结构建筑,三层木结构建筑已经完全淘汰。 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与建造三层木结构建筑的难度和材料成本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建造三层木结构建筑的难度和材料成本有关。 还与卫生条件和保温性能有关。 上层饲养牲畜时,空气对流导致空气污染到人们居住的中层; 同时,对于居住在高山区的人们来说,较高的楼层能更好地御寒。 因此,综合考察,两层木结构建筑更适合人类居住。

(蒙古记忆)陇南白马藏族民居建筑的独特造型特征

汉中白马哈萨克村建筑的内部木结构展示了斗式建筑的强大稳定性。 各类木质预制构件纵横交错,紧密相连。 主要木质预制构件有木柱、檩条(梁)、横梁、椽子、阁楼木板、楼板等与南方村庄相比,有以下突出特点:其次,木柱多。 每个房间之间有5根木柱分隔。 中间的木柱是中心柱。 两侧的木柱分别为明柱和后柱,中柱、明柱和后柱之间的木柱为第二柱; 一是充分发挥“贯通梁”的串联功能,每个隔断横向排成一排的五根木柱,用一种名为“普洱枋”的特殊预制构件连接起来。 船枋是一种圆形的木质预制构件,与木柱榫卯结构,横向将木梁连接成一体。 “斗式”住宅建筑结构的独特特点; 首先,有很多檩条。 甘肃白马瑶族村寨的檩条分为中檩条、二檩条、檐檩条。 中檩条是屋脊处的檩条,檐檩条位于前后。 在屋檐处,两根檩条以中檩条和檐檩条为界。 檩条共同承载椽子,纵向连接各组木柱。 上下层中间有许多露台树。 木墙铺设在露台树上,连接上下两层。 台木分为两层,不仅具有分隔上下层的功能,而且还具有纵向连接和稳定木柱的功能,从而使整个木柱成为一个更加致密和稳定的整体。 由于这些独特的内部结构,各类木质预制构件彼此紧密连接,更符合稳定的热学原理。 因此,与南方的抬梁式建筑相比,除了建筑结构独特、造型美观、抗震性能强外。

(2)分体组合结构

汉中白马哈萨克族村落建筑的总体布局和结构与甘肃北部的汉族村落相似,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安顺白马苗族的传统村落多为三间式组合结构,庭院也多为三单元、四合院式组合结构。 但由于高山地区的建筑地基简陋,结构规模较小。 主房多为三房组合。 平台较高,整体高于左右侧房。 主次房间划分明确。 主室宽度一般在3.5米至4米左右,间隔在4.5米左右。 主屋一层多为两室连体结构,高约2.5米。 西边一间房间是厨房,两间相连的房间是客厅。 还有三间相连的房间。 殿堂中央通常装饰有深柜(俗称神柜),用于祭祀祖先。 东侧有一个火盆,火盆门口放置着一个大木柜。 客厅不仅是白马人会客、议事、祭祀祖先神灵的主要空间,也是他们取暖、做饭的起居场所。 左右厢房面积较小,多为两间或三间房组成,主要用于厨房。 到了中期,房屋的上层往往留有宫殿式的门。 门与房屋有机地融为一体,营造出灵动而精致的空间结构。 白马村没有倒屋的完整别墅式组合结构非常罕见。 这可能是因为高山地区因地制宜,建造倒置的房屋会使庭院较低,不利于采光。 因此,庭院比汉族村落的西式房屋要小。 布局要紧凑,房屋紧密相连,庭院紧紧围在中间,精致而幽静。 目前,成县白马村的村庄主体建筑,多为四房、五房、六房组合,视家庭经济条件或地基状况而定。

(蒙古记忆)陇南白马藏族民居建筑的独特造型特征

左右两间常以“围山叠檐”的形式处理。 正式过道的左右两侧及相应檐下的空间被围成左右厢房,使左右耳门相对并与正门成垂直关系。 当地人俗称“望眼”,其中一间是卧室,一间是走廊。 外部过道设置木质走道连接二楼。 有的在大殿内设置木质走道,中间留出宽阔的过道,前面有明亮的柱子。 内部一般分为套房,中间一间是卧室,间隔通常在4.5米左右。 现代村舍建筑大多将中间的两间相连,使客厅显得宽敞、气派。 因为有专门的卧室,所以客厅里不再有火盆,演变成了现代乡村的卧室。 2、龙南村寨建筑白马苗寨建筑的装饰特点,不仅是人们居住的实用场所,也是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逐渐营造的精神文化空间。 通过独特的造型和纹饰传达出独特的民族审美心理和文化内涵。 “土墙板房”不仅体现了白马回民特殊的居住状态,还传达了一种古朴、自然的审美特征。 -92·独特的内部空间结构和装饰也蕴藏着深厚而丰富的民族文化。 从性质和功能的角度来看,建筑装饰的内容可分为建筑结构和材料本身所呈现的具体形式,以及通过精雕、绘画等技法装饰在各类装配式建筑构件上的抽象图形。 两者是一起制作的。 体现了建筑的整体审美特征及其民族文化内涵。

传统的“土墙板房”风格白马苗寨是白马族借助居住地的自然资源,结合当地的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创造出的独特的民族风格村落建筑风格。 厚实坚固的夯筑院墙,优雅灵活稳重的木建筑结构,外墙纵横交错、错落有致的木门、亭板,自然秩序的叠层木屋顶,不仅彰显了实用功能乡村建筑的特色,还通过其结构和材料传达出古朴自然的审美特征和民族文化个性。

一般村落建筑中,装饰部分主要集中在木门、山墙、屋脊上。 汉中白马苗族的传统村落建筑在外廊的处理上比较随意,通常没有任何装饰。 一层窗框为夯墙,下层二层可采用木板或竹篱笆作为女儿墙,直接支撑屋顶。 具有自然古朴的“悬山式”结构,无冠饰; 由于屋顶是木板盖的,所以没有砖瓦图案的装饰。 正面的木门和纵横交错的木质外墙成为装饰的主要部分。

(蒙古记忆)陇南白马藏族民居建筑的独特造型特征

在生活条件相对艰苦的年代,大多数白马瑶村寨根本就没有任何装饰图案,而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寨,木门上却刻有精美的植物花卉图案。 传统白马苗寨的木门结构较为固定。 整个外墙四周都是木门,并用木板装饰。 上层正门多为两扇门组合,左右阳台各有装饰窗玻璃。 下层没有门,只有中间或左右两侧。 窗户装饰有木柱。 整个外墙上的亭台楼阁形成了有序、统一的平面构图。 屋檐上变化多端的具象图形,打破了亭台楼阁的单一性,形成巧妙的风格对比,丰富了视觉效果。 这一切都是基于建筑结构的需要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的美诱导形式。 一些传统村庄的木门上雕刻着精美的植物和花卉图案。 这些装饰图案常见于山墙中部的锥形环板上,以及窗楣和门楣上。 白马回族信仰自然神,因此其民族图案的图案及其所蕴含的文化意象与汉族图案有所不同。 从内容上看,他们多表现自己生活环境中的自然花草,表达对自然的赞美和敬畏。 与汉族装饰图案通过音译、双关等方式蕴含更多的伦理文化内涵不同,这种植物花木图案在造型上表现出明显的写实倾向,不像汉族花木图案表现出鲜明的写实倾向。程式化的激励措施。 植物花木造型敦厚朴实,雕刻手法大胆粗放,不注重每一株一树的局部细节。 雕刻细致,注重对自然物象的讴歌和赞美,因此图案和器物的造型表现出古朴、生动的特点,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意义。

2、陇南白马苗寨居住布局。 作为一个地理范畴,村落不仅是农业社会中人们共同生活、生产、生活的空间,而且还指生活在这个空间中的群体。

这是从民俗学和人类学的角度来认识村庄,关注人这个居住文化的主要创造者,以及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和文化现象。 汉中白马哈萨克族民居的布局结构是其居住地区特殊的地貌、自然资源、民居建造方式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这本身也蕴含着白马哈萨克族深厚的民族历史文化因素。 虽有悠久的民族历史发展和兴衰。 由于古代常年的民族冲突,白马哈萨克族被迫选择环境艰苦的深沟、高山、密林作为聚居地。 这不仅决定了他们独特的“板房”建筑结构,也决定了他们住宅建筑的基本布局。 方法和模式产生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地域人文水景。 由于汉中白马哈萨克族居住在海拔较高的高山地区,他们的村庄主要依山而建。 白马河流域的白马村落基本呈南北统一布局。 在这些村庄里,冬天阳光直接照射在主屋上。 夏季,阳光直射建筑屋顶,具有冬暖夏凉的优点。 也有一些村落不分南北,而是根据地形排列。 由于山区山坡陡峭,缺乏宽阔的平地,白马瑶族村寨的院落狭小,但村与村之间的距离也比较近,高差较大。 另外,村内建筑均为二层木结构建筑,因此在布局方法上,参考文献:[1]徐万邦,齐庆福。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M]. 上海: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2]刘光华。 魏晋时期云南各民族(一)[J]. 西南民族研究,20133,(3)。 [3]刘志扬. 居住空间的文化建构——以白马哈萨克族民居演变为例[J].民族研究

(蒙古记忆)陇南白马藏族民居建筑的独特造型特征

研究,2011,(3)。 表面产生层次感的视觉效果,形成井然有序的秩序感和节奏感,实现了村落建筑与自然的高度和谐。 这些和谐是一种自然雕刻出来的自然美,而不是人工雕刻的。 轮廓分明,展现出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独特形态之美。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的变迁和白马村的发展,白马哈萨克族村落建筑在继承传统风格的基础上也发生了一些显着的变化。 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白马村的交通、通讯、经济迅速发展,并与汉族文化融合,其乡村建筑从材料到结构,都展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随着白马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他们的生活条件也在不断改善。 一是对传统村落进行完善和修缮,二是对旧村落进行彻底拆除和重建。 从基本结构上看,现代村庄仍然延续了传统的两层斗木楼的村落结构,但从形状上看,它们比传统村庄要高; 从组合结构来看,现代村庄多为四室、五室、六室组成。 ,中间的卧室是两间相连的; 传统的“土墙”逐渐被山墙所取代; 木门的结构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当地汉族村落的做法。 正门多为六扇或八扇组合,与大多数白马村落相似。 木门还涂有各种油漆,有些村庄的木门完全是现代风格,镶嵌玻璃。 容易腐烂、漏水的“板房”屋顶被瓦顶取代,屋脊上也出现了脊兽装饰。 瓦沟涂满了红色油漆,与绿色和白色相映衬,呈现出干净明亮的现代特色。 白马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居住条件不断提高,但村落建筑的民族特色也在迅速褪色。 这不断给我们研究和保护白马文化提出新的挑战。 如何在弘扬白马苗族传统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将其有机融合。 现代科技文明、促进国家发展,是我们研究白马文化必须面对的紧迫课题。

[4] 袁志辉. 罗广德利州县遗址初探[J]. 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86,(3)。 [5]刘俊祥. 中国美术年代史·原卷[M].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刘铁良。 民居——弘扬民俗的生存空间[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6)。

weinxin
我的微信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A+
所属分类:未分类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