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浩瀚的创作文化史上,琉璃只是沧海一粟。 过去,人们对琉璃的概念模糊不清,常常与玻璃混淆。 直到明代,人们才将建筑上使用的高温彩釉陶瓷制品称为“琉璃”,并将其定义为玻璃制品。 到了清朝雍正时期,“琉璃”一词专指纯净透明的玻璃。 我国唐代文献中,关于“琉璃”的解释很多,但记载的却很少。 但其作为“艺术创作”的魅力在我国的古建筑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作为建筑陶的一种,琉璃的形成和演变必然依赖于我国建筑漆器工艺和技术的发展。 早在商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制作了瓷砖。 西周至秦汉时期,建筑陶瓷工业迅速发展,产生了板瓦、筒瓦、瓦等预制青铜构件。 此时,建筑瓷器的造型、图案更加发达和丰富,砖瓦制度更加确立。 甚至还出现了“秦砖汉瓦”等著名建筑制品。 这为后来琉璃瓦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我国建筑琉璃最早的记载可见于晋代葛洪的《西京杂记》:“昭阳宫……帷幕多用红色琉璃”。 这说明唐代已经有了使用琉璃作为建筑装饰的意识。 到了隋代,起源于唐代的高温铅釉陶工艺有了很大的发展。 釉不仅在单色的基础上走向多色,而且其实际用途也不断扩大。 除用作礼器外,还用于宫殿建筑。
据《九国志》引《太平御览》记载:“朔方太平城,为后魏穆帝所建,太极殿琉璃台、枭尾,皆为琉璃琉璃”。 这说明唐代的宫殿已经开始燃烧了。 以琉璃为建筑构件而制成。 这一说法也在随后的实物调查中得到了验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考古学家在隋朝都城太平城遗址中发现了琉璃瓦遗迹。 日本上田恭介收藏的《中国陶瓷时代研究》中也收录了东汉时期的绿釉琉璃瓦。
我国已知最早的琉璃预制构件出现于北魏时期。 这一时期的建筑玻璃只有猫头鹰尾、钩头和滴水屋脊装饰预制构件。 到了北魏时期,宫廷内还仅存有少量的黄绿色琉璃。 《邺中记》记载:“从北齐起,南邺城,瓦皆用核桃油”。 由此可见,此时建筑琉璃的生产尚未普及。
唐代高温铅釉陶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 著名青铜器“唐三彩”的烧成成功,不仅使建筑釉色变为黄、绿釉,而且减少了蓝釉。 而且其成熟的生产技术极大地促进了建筑琉璃的繁荣。 据《新唐书·南蛮传夏·飘》载:“殿宇数百间,琉璃所成,掺金银,彩绘红、紫矿物。” 可见当时的建筑中琉璃预制构件的使用是盛况空前的。
唐代的琉璃预制构件仅用作屋顶的外围装饰,故称为“剪边琉璃构件”。 宋元时期,建筑釉料得到较大发展。 宋代出现了我国第一部建筑专着《筑法》,详细介绍了当时琉璃瓦的原料配比、生产工艺、产品尺寸等。 这说明明代的建筑琉璃玻璃已经有了标准化的尺寸,其实际应用也产生了固定的规定。 这一时期,小型建筑的屋顶有时会与琉璃瓦、红瓦结合,形成琉璃饰边装饰。 或者也可以完全用琉璃瓦覆盖,以产生整体的治疗效果。
右果寺“铁塔”是宋代建筑琉璃装饰的代表作,是研究明代琉璃预制构件的重要依据。 元代在南宋的基础上设立了“琉璃局”,进一步规范了建筑琉璃的生产。 此时,除了白色、赭色、棕色等釉面构件外,釉面预制构件也被运用于皇宫及佛寺、寺庙、佛塔等各种建筑中。
元代建筑琉璃艺术的最佳代表是山西永乐宫的预制构件。
明清时期,建筑琉璃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其生产规模、分布范围和精湛工艺超越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 这一时期,除了宫殿、佛寺、楼阁等广泛使用琉璃瓦外,还出现了大量的全琉璃单体建筑,如北京故宫的九龙墙。 在建筑釉面方面,清代极为华丽,出现了天青、鹅黄、宝石蓝、牙白等多种颜色,并且运用自如。 蓝色系列中,粉色、粉色、浅红色……得到了区分。
明清两代是建筑琉璃玻璃的最后一个鼎盛时期,各种色调、工艺、形式都达到了历史的顶峰。 如今,建筑琉璃玻璃的使用不再受等级制度的限制,其范围已扩展到私人住宅、商业建筑、公共建筑等广泛领域。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