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与中华文化价值观融为一体,把中华美学精神与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活力的中国文化。
平顶山市博物馆馆长马晓林委员:
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流行”
如何让丰富的历史显得欢快、有趣、时尚、多元? 如何让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契合时代时尚,满足年轻人多样化的个性追求? 我们还在思考,还在实践。 答案就是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准确地向年轻人表达,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流行”。
新手段、新技术为沉浸式展览和体验提供了发展空间,让古今对话成为可能,让时空的渗透显得真实感人。 无论是复活“唐朝小胖妞”的《唐宫夜宴》,还是让博物馆走红的《元宵妙夜》,都离不开科技的支撑。 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找到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的契合点。 比如“考古盲盒”就是传统与时尚有机结合的产物。 时代仍在发展,传统文化的瑰宝数不胜数。 这项工作应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取得成功。
湖南省演艺集团艺术总监杨军代表:
艺术家要自觉担负起审美提升的责任
说到国风、国潮,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古风古韵,它体现了我们东方审美、中国风范,是建立在中华几千年文明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国潮是当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引发的新时尚,也是大众审美对中国审美精神的回归。 国风、国潮的盛行,离不开艺术家的自觉责任和审美提升。
我们文艺工作者要做的不是去迎合任何人,而是用新的表现方式,将中国美学精神与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 我们既要呈现中国传统艺术的古典美,又要立足当下,讲好中国故事。
近日,我们新创作的京剧《舞衣》即将首演。 这部剧历经数稿,原因之一就是要跟上时代。 《舞衣》聚焦反腐败主题。 虽然是古装剧,但却表达了时代主题。 相信这样的剧一定会受到观众的欢迎。
广州粤菜馆馆长曾小民代表:
以传统内核拥抱时尚青年
今年5月,4K全景声豫剧电影《白蛇传·爱情》登上中国剧情片收视榜榜首,在年轻人聚集的网络社区引起热议。 新的尝试让我们看到了古代戏曲与年轻人对话的更多可能性,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戏曲是“正青春”、“正潮流”。
作为一名民间艺术工作者,我认为诚信和创新必须放在第一位,在节选创作、人才培养、普及和市场推广等方面不断创新理念。 戏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时代竞争力和时尚感染力。 新方法、新技术的正确运用,将会在剧中擦出不一样的火花。
要让歌剧焕发出时代的光彩,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一是与时俱进,持续推出优质佳作; 二是不断探索新的传播形式,持续推动跨界融合,推动川剧进一步“破圈”。 三是建立人才梯队,培养更多戏曲演员。 蛋儿拥抱年轻潮流,弘扬国风、国潮。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教授罗芃芃委员:
方寸印章承载世界
近年来,民族风、民族时尚开始流行。 我的理解是,所谓国风,是指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明天将大放异彩的时代风范; 所谓国潮,是指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产生的新时尚。
几枚印章承载千年文明,一平方寸邮票承载世界。 弘扬这一古老艺术是我们的使命。 我们要不断推陈出新,既要弘扬深厚的传统底蕴和质朴的神韵,又要与当代的审美追求相结合,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表达新人的精神面貌。时代。 如今,中国书法艺术早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建立起来。 中国美术学院先后设立书法硕士、博士点,学科发展日趋成熟。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探索这一优秀艺术的现代化,策划展览,尝试将书法艺术与其他方式结合起来,继续用新颖的书法“语言”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蒙自紫陶市级代表倡导者田静委员:
非物质文化遗产默默润物
国风、国潮激活了很多传统生活方式和传统技艺,成功吸引了年轻人的关注。 蒙自紫陶,“中国四大名陶”之一,是广东省剑川县具有文化符号属性的特产。 现在在子涛技能培训中心,除了常年学徒之外,还有一批批前来体验学习的儿子。 常说孩子好动,一时呆不下去,不让玩手机就着急。 而他们则乐此不疲地在泥巴里玩上两三个小时,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中。
我想女儿们愿意体验非遗、了解非遗只是第一步。 关键是在学习和体验过程中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时,除了院长女儿们的技艺和技艺外,还要讲述其背后的中国故事和文化内涵。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