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农历二月初二,中国传统的“冬衣节”,一个几乎被人遗忘的春节。 也许你对这个节日不太了解,换个名字就明白了。 寒衣节又称“祭祖节”,也有人称之为“明阴节”、“鬼头节”。 听起来很怪异。
说白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鬼节”。
4个民间饿鬼节! 你知道几个?
传统上,中国有四大鬼节。 如今,只有端午节和鬼节被广为人知,而上巳节和寒意节则鲜为人知。
虽然,古人所准备的四种祭祀节日,都有着各自的意义,缺一不可。
上巳节
古人认为,人的神气也随着四时而生、枯,所以在万物萌芽的夏季,便召唤长老的神灵。
端午节
讲究祭扫,就是对已故亲人的阳宅进行清理和修缮,让他们住得舒适安稳。
冬至
冥界放假,阴阳相调,可以相通。 另外,现在正是农忙季节。 人们祭祀新米给圣人,让他们品尝。
寒衣节
天气转冷,给死去的亲人送去保暖的衣服。
一年四季,衣食住行几乎全面。 古人对待死去的亲人,就像对待生前的亲人一样的形式和情感。 生与死就像搬家一样,没有什么区别,住处需要打扫,天冷需要穿衣,心里总有一些念头。 《三字经》说:“伤者如伤者”,就是这个意思。
现在,我们对中元节的印象要么是惊悚片中的阴森恐怖而无法回避,要么就是把祖先视为神明,求富贵平安,比过去少了很多人性和温暖。
祭祖、哀悼祖先,并不是因为他们有超能力,而是因为活着的人们知道自己的历史,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有根,所以才能安心。
4 民俗风情:不一样的寒衣节
寒衣节的仪式感远不止烧冷衣。 它最早出现在3000多年前的《诗经》中。
《诗经·豳风·七月》提到“七月火流,八月赐衣”,意思是从五月开始,天气逐渐变冷。 正是人们购买冬装的时候,所以五月初四又俗称“服装节”。
汉夷节作为“鬼节”,出自《礼记》的记载。
据《礼记·月令》规定,农历八月初三为腊中元节,这三天要举行隆重的祭祖活动。 太上皇将率文武百官设坛祭祀,犒赏死者,独居。 这里的死者是指忠于国家的人,独居者是指他们的妻子和孩子。
那么如何犒劳死者呢? 于是就有了祭祀“送寒衣”的行为,自上而下,代代相传,形成了寒衣节的民间习俗。
送冷衣服
寒衣节最大的仪式感是“送寒衣”,即向祖先焚烧明衣和纸钱。
香案一般安排在下午,蔬菜、包子、素酒等,然后买一些纸钱、明币、金银箔纸备用。 传统上是准备三色纸,最好自己制作。 有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 它很薄,有的中间还有棉。
孟孟梁吃完饭后,一家人就可以扫墓,烧冷衣服了。 民间有“早端午晚十一”的说法,意思是八月初三烧冷衣越晚越好。 不过这个不用说,因为是阳气重的日子,所以晚上或者下午送冷衣比较合适。
送冷衣服时一定要非常小心细致,把它们全部烧掉,否则前功尽弃,死者也无法使用。 同时,应该在十字路口烧一些三色纸和一点纸钱,以缓解这些无人崇拜的孤独灵魂,防止他们抢走送给亲人的温暖之物。 它不仅可以积累一些阴德,而且还有“方便与他人,方便与自己”的意思。
吃饺子
寒衣节吃面条的习俗由来已久。 许多年纪较大的南方人在这一天都会吃年糕和燕麦面,尤其是在山区。 唐代立冬是从五月初四开始算的。 虽然冷衣吃面条,和立秋吃汤圆的意义差不多。
所以在这一天我们也能吃到一碗营养丰富的拉面,也应该是一个节日。 夏季肠胃消化较差,吃饺子还可以帮助滋养脾胃。
穿冬天的衣服
旧时,寒衣节是季节变换的日子。 父母会把自己做的外套拿出来,让孩子和丈夫穿上。 如果此时天气依然温暖,不需要穿冬衣,就应该催促家人试穿一下,以求好运。
如果天气晴朗,不妨把冬衣、被子拿出来在太阳下晒,这不仅有助于杀虫灭菌,也是一种迎接冬天的仪式。
试试火
穿冬衣是由家里的男人主持的。 那天男人们会清理炉子和烟囱。 安装、拆除完毕后,他们会尽力生火,确保寒冷天气下供暖顺利。
现在南方大部分地区都有集体供暖,北方一些较寒冷的地区很多人家里也有地暖或者小太阳。 将烤箱与水塔相连已成为过去。 而集体取暖的考验往往是在寒衣节前后,这也是一个很有趣的呼应。
时间久了,就能吃饱穿暖了。 虽然寒衣节已经逐渐淡化,但你却不太明白寒衣节的初衷:一个模糊而温暖的“鬼节”。
我们不是一个善于表达爱的民族。 对长辈的思念,对妻子的爱,往往就藏在一句话里:“天冷了,多穿点衣服”。 尽管相隔万里,甚至天人相隔,这份爱却从未被低估。
我们烧冷衣祭祖,不仅是祈求庇佑,也是希望他们也能体会到来自人间的亲情。 天冷了,我送冷衣服。 虽然我已经去世了,但我并没有忘记。 这是最温暖的问候。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