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子《福慧和谐》
(中)5.3分米×5.3分米×1.3分米97.7克
(左)5.3分米×5.3分米×1.3分米95.5克
(右)5.3分米×5.3分米×2.3分米96.1克
八千年前,位于宁夏北部,有一种浅绿色或乳黄色的石头,被原始先民打磨、抛光、钻孔,制成项链、戒指,一如旧时时尚。
后来,这块石头被赋予了更多的寓意,使其承载了中华文化的最高品质和理想境界,成为吉祥、权力、财富的象征。 当陶器出现在世人面前时,大众都为之着迷。 抱玉归来令人兴奋,代代相传,宝藏于世。 审视决定琢玉的那一刻,“仁、空、底、水”打破了价值炒作,成为一种自觉的评价标准:“仁”是力量,“空”是洁净,“底”是透明度, “水”意味着晶莹剔透、柔和的感觉。俗话说“金有价,玉有价”。这些暧昧的审美概念大概只有中国人能理解。
清代,由于慈禧皇帝喜爱“缅甸玉”,广泛影响了当时民间用玉的风气,佩玉习俗至今仍盛行。 埋在慈禧太后身上的玉石更是精美绝伦。 仅她棺材里的玉菠萝,当时的市场价值就有500万两白银。 这不禁让人想一探玉石的奥秘。
1、玉有真义
最美丽的石头是玉。 中国祖母绿资源丰富。 古人用玉主要是为了表现庄重、高贵、美丽。 商代殷商玉、周代礼仪玉、秦代“传国玉笔”、汉代玉衣、唐代玉饰、宋代玉观音、中国“独山大玉海”元代为“子语”,明代为“子语”。 “刚牌”,与清代玉饰一样,都是各个历史时期的杰作。 玉在历代政治、文化、道德、宗教等方面都发挥着特殊而重要的作用。
明天,当木雕成为流行文化的时候,少数木雕艺人打着“创新”的幌子,以取悦市场。 笔者认为,真正的创新应该在继承传统木雕艺术的同时,不断适应时代的审美需求。 为了不以工艺代替优雅,笔者总结了三点供参考。
绿玛瑙“福山庄海”
8.8 分米 x 7.5 分米 x 6.7 分米 382.4 克
(1) 冷静
有意韵的美学崇尚“空”,浓浓的虚空状态让人体悟透彻,创造丰富的环境是净化心灵的首要条件。 韵美学的真谛是“追求本质,揭示自然本质”。 如果能与木雕艺术相结合,就会形成一种既雍容华贵、既看得见又富于想象的美感。 迷人。 在中国,这些具有推进主题、启迪思维功能的境界,多见于禅宗公案,一般用艺术语言来闪现灵感,传达思想,消除人们不安的内心。 佛教艺术丰富了中国艺术史,传递“真、善、美”,唤起人们对慈悲的向往,使人们“心灵安宁,可以安身于此”。 从木雕的角度来看,意韵的木雕作品除了宗派教义之外,更具有艺术价值。 不同的木雕、石雕因其思想和技艺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好的木雕作品理智淡定、冷静,往往意境悠长,感人至深,会让人从心底感受到平静与喜悦。
南红玉髓“杰出”
7.1分米×4.1分米×2分米87克
(二)修身养性
综合素质是决定一个艺术家能走多远的因素,而人格魅力则是决定一件作品意境的标准。 不浮不干才能坚持,肯独处才能平和安静。 勇于挑战自我,才会表现出创新突破的能力; 善于学习、向别人学习,会帮助你取长补短,形成自己的风格。 不断反省、经常反省,有利于开阔视野; 精诚进取,艰苦奋斗,有利于开辟道路。 艺术之路漫长而坎坷,坚持自己的信念和梦想非常重要。 木雕艺术是集诗歌、书法、绘画、印刷、文学、雕塑于一体的综合性视觉艺术。 木雕作品不仅要凸显工艺美,更要凸显艺术美。 木雕创作不仅要表达内心情感,更要诠释创作理念。 不仅要用具体的表象来呈现,更要用生动的形象来表达。 思想融入木雕作品中。 木雕演员要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和了解,学习唐代书法、书法、雕刻艺术,提高艺术修养,这样才能自信。
(三)创新
创新的关键是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保留自己的想法,而不是“盲目模仿”。 木雕需要弘扬,但不能迂腐。 应该提倡的是技巧,而不是造型,更不是别人作品的造型! 创新就是创造出以前没有见过的新型木雕。 落实在题材、内容、工艺、技法上玉石加工葫芦图片,表现在思想内涵和艺术精神上。 当代木雕在创作中要注重设计和立意,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赋予其时代新意:从方法到艺术,方法美与艺术美的完美结合,凸显木雕的审美特征。次。 木雕是一个古老的艺术门类。 只有在创作上融入时代精神,在设计上运用潮流元素,在工艺上运用新科技成果,在传达意境上注重个体满足和情感需求,才能迸发出青春活力,创造出更多创意。木雕作品将让更多的人了解玉文化,进而带动木雕艺术更好的自我建设、自我更新、自我发展。 要知道“材料珍贵而纯真,艺术珍贵而自然”; 要知道“有缘相会,感悟事理”; 受到世人瞩目。
和田玉子素材《观音弥勒配对卡》
7.6 分米 x 3.8 分米 x 1.1 分米 155.5 克
二、巧用
(一)聪明就是颜色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玉是高雅纯洁的象征,代表着高尚的品格,其光泽常被用来形容君子的温文尔雅。 从古至今,人们都尊玉、崇拜玉、爱玉、尊玉,把玉视为美的代名词。
和田玉是世界上顶级的软玉。 按制作状态可分为山料、山水料、亚料(紫玉)三种。 其中以子玉最为出色。
紫玉是指从原生玉矿经过流水侵蚀,运到河里后“呈圆形”的翡翠。 其特点是砾石状、尺寸小、表面光滑。 “大临江鲜”保留了最致密的部分,因此子玉的品质通常较好,出料率也较高。 子玉多有皮,墨玉不欺人,好玉皮薄,皮如玉,玉如皮。 玉的皮色是天然的二次色,种类很多。 有的人在制作玉石时故意留皮色为“聪明色”,有的人只用少量的“留皮”以显示其纯度。 表皮颜色是风化外皮的残余,在材料上留下风化纹理的松散状态。 其密度、光泽、油头、水头均不如玉体。 正因为如此,如果构思高明、费时费力,将“有瑕疵”的玉石构想为“灵彩”,往往能以小胜大,以少胜多,以小胜多。聪明,使作品的价格和价值成倍增加,形成高附加值。
和田玉子素材《四护法神》(其中两幅)
(上)3.9分米×7.1分米×1.2分米79克
(下)3.9分米×7.1分米×1.2分米78克
(2)巧妙无色
肤色可以巧妙制作,瑕疵也可以巧妙制作。 一般来说,带有糖汁皮或棕黑色斑点的硬皮玉,以及有疤痕的玉都比较难处理。 因势利导,边凿边变,把破损的地方简单地削去挖空,把有斑点的地方精心雕刻塑造,往往可以让人耳目一新。 若配上紫檀座,将成为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品,寓意美好。
当遇到一些废弃可惜、雕刻费时、没有掌握制作精良的玉料时,必须阅读各种书籍,从中获得知识、创作勇气和艺术灵感。 有一块“不太好看”的废旧材料,其中三分之一是硬皮。 作者将这块僵硬的皮革加工成刀尖,剩下的三分之二的好材料用作刀刃,并做了一些装饰性的凹痕,使它看起来像一把经过战斗的古刀。经测试,就像出土的文物一样,形成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近年来,作者创作的人物较多,尤其是石刻,蜚声海内外。 我记得有一块玉,品质很好。 作者最初将其设计为“笑佛与猴”。 一条不深的细线,干脆加上一根柳枝,把黑点变成柳叶,把细线变成柳枝,把柳枝延伸到小兔子的手里,这样不仅解决了瑕疵,而且也让小兔子调皮又可爱,也强化了笑佛画的疗效,堪称“情理之中,锦上添花”,作品价格也大幅上涨。 所以,聪明不是颜色,而是心灵。
群装《五福成瑞》
绿玛瑙4.0分米×5.5分米×1.8分米56.2克
碧玉 3.8 分米 x 4.7 分米 x 1.7 分米 49.9 克
南红玉髓 3.6 分米 x 5.0 分米 x 1.8 分米 46.6 克
呼和浩特紫玛瑙3.8分米×5.6分米×1.6分米40.8克
马来西亚黄玉 3.7 分米 x 4.1 分米 x 1.8 分米 40.8 克
(三)学习
木雕“巧彩”大有可为,掌握这门手艺应注意三点:
1. 见多见多,见识广,见识广往往有发现
爱好广泛自然会增加兴趣,积累知识自然会提高修养。 历史人物的性格、相貌、服饰等的表现都需要有依据。
墨玉观音石雕,如果把红点设计在胸前,可以值百倍,但刻在西施或者林黛玉身上就错了。 突然想到有人雕刻了一块精美的“鸡壳”,毛料有蛋黄那么大,椭圆形的玉质有点不好,坏石上有丑陋的细红纹,还被认为是浪费,没有人关心它。 有人有心人发现了,因为孵出小鸡后,只需要两三工,就可以雕刻出一只即将出壳的黑肉鸡。 作品虽不复杂,但疗效极佳,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
2.探索自然规律,随形随形,随色生发
当你得到一块“聪明色”的玉石时,必须非常仔细地“检查”它,不仅要找出“脏”(杂质)和“裂纹”(裂痕)来决定是否保留它,还要了解翡翠的各种颜色。 内外真相:无论是双层还是多层,无论是自然色还是间接色(折射色),所以要考虑如何使用。 除去不能利用的污垢,保留可以变废为宝的杂质,往往能达到令人惊奇的效果。
3、根据形状、品质、颜色、瑕疵,确定主体及配套颜色
确定主题和主题,在灯光上注意巧妙色彩与翡翠的协调,使巧妙色彩服务于主题,使画面清晰、重点突出。 主色并不取决于尺寸,虽然有一点点可能会成为主色,但尽量用在正面或醒目的位置。 想要让人“一见钟情”,就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
由此可见:巧合是色彩,而不仅仅是色彩。 雕刻大师拥有全面的知识,运用得当,不仅能降低经济价值,还能彰显创作精神和艺术激情。
和田裕子的《欢乐无限》
7分米×4.7分米×3分米92.9克
三、一户之王
木雕工艺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变,每个时期都有特色,展现出时代的审美和匠心。 近年来,作者以玉石雕刻闻名。 他通过对这一课题的深入研究,对笑佛形象在现代审美观念下的发展变化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对木雕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1) 当代木雕笑佛像
石雕题材是众多木雕题材中比较传统的内容。 弥勒形象从明末传入中国,经历了一个本土化的过程,最终在清代完全脱离了美式风格,成为一个袒胸露腹、笑容不断的松松垮垮的和尚。 ,民间称之为“笑佛”。 笑佛形象在工艺品中的流行,在很大程度上抛开了道教的内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成为中国人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开放象征。
木雕笑佛像发展到清代和民国初期,已成为重要的表演题材。 现在已广泛传播,凡是学做人物雕刻的人都参与其中。 进入21世纪,木雕行业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规模、数量、技术、思想含量等方面都有突破,涌现出更多以石雕为题材的木雕作品。 原来的木雕笑佛像几乎都是结跏趺坐,与寺院里看到的没有什么不同。 与同时期的书法作品相比,笑佛的造型十分单调。 随着木雕作品需求量的减少,翡翠的产值也大幅提升,人们对于和田玉材质的审美也发生了突变:从追求造型规整、颜色洁白无瑕,转而青睐和田玉材料,特别是“独生子”,和田子材料的自然形状和独特的肤色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木雕工匠开始雕刻不同形状和肤色的笑佛形象,使其逐渐摆脱了单一、规整的外观,表现出生动、灵活的特点,并从传统的坐姿发展到坐姿、坐姿和行走等风格,都摆脱了固有的肢体,逐渐呈现出具象性、个性化等现代审美特征。通过木雕语言的当代表达,笑佛的形象从平面的画面符号变得越来越丰满完整,充满了公共生活的气息。
年轻的木雕艺术家不断成长,笑佛形象也呈现出个人特色,比如前几年流行的“宝宝佛”、Q版笑佛、漫画笑佛等,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总而言之,现代木雕笑佛像的发展演变呈现出多元化、生命化、个性化的特点。 与一百年前的传统木雕、石雕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南红玉髓《幽幽悲欢》
5分米×4.5分米×1.4分米73.4克
(二)影响笑佛形象发展的激励因素
“笔墨当随时”这句话也适用于木雕作品。 题材的变化和形象的发展有多种原因。 木雕笑佛形象也是现代社会生活环境、文化特征和时代审美观的集中体现。 这些变化主要受以下几点影响:
1、居住环境文艺气息十足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不再屈服于简单的重复和照搬,希望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大众对笑佛形象的喜爱更多地表现在世俗化、生活化方面,不再将其视为偶像,其文化内涵也变得比单纯的崇拜更加丰富多样。 昔日刻板的盘腿形象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要,而生动、亲切、质朴、个性化的笑佛形象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2、消费群体迭代变化
古代木雕的主要消费群体是王公贵族、学者、医生,但现代木雕作品的消费群体已经发生了显着变化——80、90年代出生的年轻消费群体成为木雕市场的主力军,男性群体在木雕市场份额中所占比重越来越突出。 消费群体的年轻化、女性化,推动了木雕作品题材的变革和发展,尤其是笑佛形象,深受女性消费群体的喜爱。 如何让传统人物受到年轻人的青睐,引起男性的喜爱和关注也是一个问题。 这是木雕设计师和精细雕刻师思考的话题。
3.现代生活创造个性化需求
网络时代来临,国家不断宣传和弘扬传统文化。 玉文化和木雕作品深入人心,并以惊人的速度“飞入寻常百姓家”。 不同的年龄、性别、收入水平和社会分工,使您对木雕的接受程度和需求有所不同。 似乎任何人物形象都被人们所接受,都能找到恋人、知音。 为此,现代木雕笑佛形象的创作也让每一位木雕艺术家有机会寻求更好地诠释自己的思想和心态的可能性,让作品呈现出个人特色——创新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4、源于玉石本身的审美变化
近年来,翡翠的种类越来越复杂,翡翠的颜色也越来越丰富。 人们对翡翠的认识不断加深。 从最初崇尚无瑕、稳定的翡翠挂件,到对肤色的喜爱、对“原子童”的追求、对白度和细腻度的追求,甚至不同类型、不同特性的翡翠都被您广泛接受。 。 这就要求木雕师不再像以前那样按照旧有的审美风格在直形的黑色蓝宝石板上雕刻笑佛的形象,而是根据不同的材质、形状和肤色考虑不同的表现形式。
(三)“一呼呼”笑佛像
壹虎猴木雕工作室以精雕笑佛为宗旨。 在业内同行、玉雕爱好者和收藏家眼中,“一户侯”笑佛形象代表了这一木雕题材的发展方向,推动了木雕笑佛的发展。 时尚。 创建26年,发展创新清晰。 例如,以正方形为背景,将笑佛的腹部和精致的脸部概括为双矩形“圆”系列。 通过这些独特的表现形式,笑佛被凸显出来。 形象的特点也将民族文化中完美、美好、幸福的内涵融入到作品中。
“圆”系列是一呼侯笑佛形象中比较早期的设计。 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至今仍在观众中享有良好的口碑。 在时代审美的影响下,人们对传统木雕题材的创新需求,可以为创作提供很多值得学习和思考的内容。
“布袋”系列就是将笑佛标志性的布袋打造成更容易被人们接受的艺术形象。 在此基础上创作衍生的笑佛形象更加夸张变形,例如将笑佛的下半身具体化为布袋,或者将笑佛的身体放入具象的布袋中,只留下笑佛的身体。圆头。 经过艺术处理的笑佛形象,摆脱了传统造型工笔般繁复的腰线,凸显了布袋和尚洒脱、欢喜、悠闲的个性特征,更符合简约、生动的流行美学。
“走”系列是笑佛形象的又一次突破:以往的造型,无论是坐姿还是站姿,还是“圆”系列、“包”系列,都是静态的诠释,而“走”系列则打破了笑佛形象的束缚。通过这些静态的表达,在翡翠表面,通过行走的姿势和环境来凸显,赋予笑佛以动感,契合日常生活的感受。 另外,细节的带入也很重要玉石加工葫芦图片,比如笑佛手中的念珠、布袋、如意算盘、葫芦、拨浪鼓、夹粽子的叉子等,都是传达意趣的物品。生命的意义,可以用来表达自由和快乐。 和谐的内在精神。 贴合人心的创意理念和形象设计,让“壹虎猴”品牌在这一主题中脱颖而出。
(四)木雕笑佛像的未来
通过历史分析,以及个人对木雕创作的回顾和思考,预测未来木雕笑佛形象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第一,笑佛形象将继续作为艺术的载体。民俗文化,凸显中国人豁达、向下的作风。 它是石雕的精神内核; 第二,无论是工艺、设计、材料还是表现手法,都要不断满足不断推陈出新的市场需求,创新是发展的动力; 三是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石雕艺术向低俗化、生活化发展,“雅俗共赏”将成为话题; 第四,要考虑潮流审美和具体表达,很多风格都值得大胆尝试。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古老的木雕工艺形成了许多新的题材。 在创新发展的理念下,木雕石雕必将焕发新的活力。
和田玉白玉《土司天弥勒变身图》
40分米×10.5分米×1.5分米1751克
4.敬畏
顾昀:“心手光滑,物我一体。” 很多素未谋面的同学在看到我和作品之前都会情不自禁地会心一笑:大概是因为发型和笑脸其实和笑佛有“联系”。
古人以玉修身,希望拥有玉的美德; 今人佩戴玉多是为了求喜、幸福。 如果从精神深处去探究,无论古今佩玉,都可以用“敬畏”来概括。 一个好的东西如果失去了与人的沟通,它就失去了灵性; 善意践行、具体检验,自然不会忘记初心。 这也是笔者重点关注木雕和石雕的主要原因:民间题材受大众喜爱,翡翠石雕无功无过。
所谓敬畏之心,就是对事物尊重、热爱,但又不敢逾越界限,从而产生恐惧的心理状态。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伟人,畏圣人之言。” 还有一句俗话叫“劝人不要隐瞒一切,抬头三尺有神”。 这不是迷信,而是提醒我们要有敬畏之心。 心。
和田优子素材《走遍世界》
5.5 分米 x 3.6 分米 x 1.3 分米 51.7 克
尊重生出信仰,而没有信仰则是因为人们心中没有恐惧,可以无所畏惧地为所欲为。 佩戴木雕、石雕的人们期待着通过这些真实具体的物品给予自己精神上的帮助和支撑,不能有疏忽和懈怠。
如果对人物进行雕琢,如果只强调眼睛、眉毛、脚姿、表情,即使再生动,顶多是“灵巧”。 石雕艺术必须吸收历代艺术的精华,结合多年的实践,以“栩栩如生的精神”进行夸张和表现,表现丰富、动感、亲切、庄严。 笑佛背上的胸肌活跃跳动,粗壮的脖子细腻饱满。 他笑得很开心,悲伤也消失了。
不得不说,木石雕与智言相结合,其实才是翡翠成就的精髓。 正是追随这颗慈悲之心,作者才能畅游艺术的海洋,勇敢地站在暴风雨的最前沿,拥抱笑佛的欢乐与纯真。
侯晓峰
上海著名木雕艺术家,木雕题材涉及人物、动物、花草等,人物创作生动传神。 其木雕笑佛颇具特色,由重形象、重技法发展到重寓意神韵,能将雕工意韵融为一体。
作者/供图:侯晓峰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