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产品分类
联系我们
- 嘉祥长城雕刻有限公司
- 电话:13791739397
- 传真:0537-6855252
- 邮箱:13791739397@163.com
- 网址:-
- 地址:嘉祥县长城雕刻厂
守门石雕狮子的吉祥寓意与民俗文化的精髓
发布时间:2014-10-05 00:00:28 阅读:6235
在世界文化的历史长河中,石雕狮子作为一种普及面最广,最深入人心的艺术雕刻而流传至今。在我国古时候,上至朝廷庙堂、帝土陵墓、各级官府衙门,卜到乡村宅院、牌坊桥梁、以及佛寺道观,都少不了石雕狮子的形象,它逐渐渗入了我们民族的血脉,成为了我们传统文化中无法剥离的一部分。然而,在西方的很多国家,石雕狮子文化也一直被传承着。千万年的历史变迁,没有熄灭“石雕狮子文化”的生命火焰,时至今天,无论走到世界的哪个国度,我们依然都可以感受到“石雕狮子文化”所代表的各自的民族魅力。在当代的中国,无论是北京这样的历史古都,还是上海这样的现代大都市,石雕狮子的身影依然随处可见,它就犹如忠贞的卫士般见证着数千年来一个民族的历史足迹。在这个传统文化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受到激烈冲击的时代大背景下,“石雕狮子文化”却经久不衰。
一、石雕狮子在中国出现的渊源
在中国的早期文字中,并没有“狮”这个字。据最早记载狮子的史料《后汉书·西域志》记载,“狮子”的写法是“师子”,属于造字六法中的“假借字”。到了唐代武则天时期,中国产生了一部很独特,也很著名的佛教典籍《华严金狮子章》,在这部经中,已经有了“狮”字,这属于后人造出来的形声字。但为什么中国在汉时没有“狮”字?其实原因归根到底很简单:狮子原产于非洲、印度、南美等地,那时中国并没有狮子。但是,为何在中国,狮子的形象却被如此广泛的应用昵?狮子第一次进入中国,是在东汉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7幼,在这一年的冬天,月氏国(大致为今天的阿富汗一带)给中国的都城长安送来了一个稀罕动物:狮子。据说在此后不久,石狮子便在中国产生了。但是,在那时,狮子是极为罕见的,中国绝大多数的石匠根本就没见过狮子,石匠们缺乏“写生”的参照对象。俗话说,物以稀为贵,由于狮子的稀少,所以狮子逐渐在人们的心中形成了一种形象,从而在民问不断流传着对狮子特征的猜想:威风凛冽,鬃毛特长、体型庞大、四肢健壮等。石匠们则以这些民问的流传做为背景,再配以他们无限的想像空问。就在如此“印象派”的创作理念下,中国的石雕狮子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便脱离了动物学意义上狮子的真实形象,而大量加进了自以为合理的想象,石雕狮子的形象也就各有不同了。
石雕狮子该怎样摆放和它有哪些祥瑞作用,物以稀为贵的传统,使普天卜的人们都觉得狮子的勇猛是无与伦比的,所以上至帝阔、官榭,下至名刹、商铺,门前都很乐意放上一对石狮子,借着它的气势先镇一镇来客。日积月累,石雕狮子逐渐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了高贵威严的形象,成为了避邪和守门的吉祥物。这也就是为何在中国,活的狮子虽然稀罕,但石雕狮子却并不少见,尤其是在历史名都北京。
就大致而言,中国石雕狮子的发展一共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东汉至南北朝。这是石雕狮子在中国的成长、发展时期,是石雕狮子艺术的开端,也是石雕狮子艺术朦朦胧胧的雏形阶段,也是真狮子在中国出现以后,引起人们的注意而反映在石雕艺术上的产物,为后代的石雕狮子艺术打卜了良好基础。在这个发展的阶段,石雕狮子的主要用途是用来守护陵墓,然而在这其中,以四川雅安高颐墓前的石雕狮子最为著名,它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雕狮子。
第二个阶段为隋唐时期,这是中国石雕狮子艺术的成熟和辉煌期。这个时候的石雕狮子,不仅仍然被用来守护陵墓,而且开始成为宫殿和大门的镇守之神。隋唐时期的石雕狮子,可以说取得了辉煌灿烂的成就,开创了石雕狮子艺术的繁荣鼎盛局面。这一时期的石雕狮子,体态硕大而饱满、气势宏伟雄壮、形态威猛生动,逐渐形成了民族化的石雕狮子的雏形,影响和左右了以后一千多年的石雕狮子艺术。
第三阶段为五代、两宋、辽金时期,这可以说是石雕狮子在中国的世俗化时期。因为在这一时期,石雕狮子的精神面貌由威猛转变成了温顺,装饰的味道不断浓郁,颈项问配有铃档、缓带、锁链等饰物,并且在应用上也趋于普及化和多样化,不断地出现在各种装饰和各类陈设装饰中,逐步走向了民问。
第四个阶段为元明清时期,在这一阶段,石雕狮子艺术彻底、全面地突出了世俗化、民间化、大众化、日常化的特点。在很多的石牌坊上都可以看到石雕狮子。这一时期,石雕狮子艺术无论是在种类、体裁、形态,还是在使用的发展上都得到了更深、更广泛的普及,可以说是将我国的石雕狮子艺术推向了波澜壮阔的境界。
纵观石雕狮子古时的发展历程,石雕狮子已经彻底地成为了民族化、本土化的产物,它已经和我国传统的龙、石雕麒麟等“超现实”的动物一起,成为了中华民族喜闻乐见、深入人心的民俗产物之一。
至今,石雕狮子早已融入了我国文化的精髓,它已经是建筑装饰上传统意味的代表,被赋予着新时代的意义。石雕狮子在街头、桥上的石雕栏杆、楼宇、公园门前广泛的出现,成为了威武和健美的象征。与古不同的是,现代石雕狮子造型更加的生动逼真,千姿百态,开口的、闭口的、含珠的、踏仔的、踩球的、卷毛的、长毛的、蹲的、卧的等等,刻工娴熟,线条圆润流畅,身躯雄浑威武,给人以美的艺术视觉享受,最主要的是它已经成为了一种国粹,向世界展现着传统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石雕狮子的造型艺术
在中国,石雕狮子可以说是民族化,神化了的。它的形象完全来源于民问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不论我国本土是否产狮子,石雕狮子的形象却早已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液,可以说,石雕狮子和真狮子经过传承,已经彻底成为了两回事。中国石雕狮子的形象,充分地反映了中华民族丰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同时赋予了人们充分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在欧洲,狮子的形象并未神化,仍是百兽之土,狮子之美仍忠于真实原貌。在建筑中也经常使用狮子的雕刻物作为装饰,但在雕刻形式上是以写实的手法为主,有时甚至会象是动物标本。多数狮子的神态威风凛凛,骨骼和肌肉表现突出,力量感较强。根据材质的不同,狮子的颜色也有多种,以黑色、白色和金色居多。
在历史的长河中,石雕狮子不断地接受着我国民问传统风俗的熏陶,它逐渐形成了一种文化,并愈演愈烈。致使石雕狮子的造型迥异,但它们仍有一个基本的造型框架:卷发巨眼,祥和华贵,威而不怒。材质多选用白色的大理石。
石雕狮子的吉祥寓意和它的风水作用?往往在大门口守卫的两个石雕狮子,看似一样,实则大有不同。就一般的来说,左为雄,右为雌。雄狮子爪子卜面按着一只圆球,表示寰球统一;雌狮子的爪子卜面是抱一只小狮子,表示子孙昌盛。雄狮子头上的顶毛向右旋;雌狮子头上的顶毛向左旋。还有一只张口和一只闭口。张口的狮子,表示吸纳福气、财气、运气;闭口的狮子,则表示外叶霉气、怨气。至于石雕狮子的神情外貌,也有一番说法,有的怒目圆睁,威风凛凛,此为“驱邪石狮”,镇宅护院;有的喜笑颜开,挤眉弄眼,此为“来财石狮”,纳福迎祥;还有的闭口凝视,神情安详,此为“含福石狮”,这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舌为灵根”的说法。其实,即使是那些开口的石雕狮子,也是“见齿不见舌”的,顶多是让人看到含在嘴里的珠子。这仅仅是石雕狮子在我国民问的沧海一粟,但就从这沧海一栗中我们也不难看出,我国的民俗文化对石雕狮子文化的影响深邃。
在屋檐、石雕栏板等地方,往往有更为活泼的狮子单个或群体雕刻。如狮子驮着宝瓶或与宝瓶组合在一起,这在民问被称为“事(狮)事平(瓶)安”;两只狮子和“如意”刻在一块或是将狮子和“如意”用“二方连续”的手法雕刻在一起,则表示为“事事如意”或“万事(狮)平安”;将一只大狮子和一只小狮子组合在一起,又被称之为“太师(狮)少狮”;狮子背上刻有莲花灯,被称为“连登太师(狮)”;五只狮子刻在一起,又被称为“五子登科”。狮子滚绣球表示财源滚滚而来,狮口衔着锦带或环绕锦带,这表示着“喜事不断”。在民问艺术这个自由广阔的空问里,石雕狮子实现了充分的生活化、大众化,它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北京的卢沟桥便可以说是一个“群狮荟萃”的好地方,卢沟桥的石狮可谓是我国现今石雕狮子最出名的代表作之一。它的桥身两侧的石雕栏板各有望柱140根,在柱头上均雕有各式各样的石狮共501个,神态各异,栩栩如生。这501个石雕狮子有的昂首挺胸,仰望云天;有的双目凝神,注视桥面;有的侧身转首,两两相对……它们千姿百态,神情活现。
三、石雕狮子与中华民族精神
在民问,有个现象很耐人寻味:我们中国本土一只狮子也没有,却一直被称为:“东方雄狮”。用自己国家根本没有的一种动物来作为本国的象征,这在全世界也是很罕见的。这里边的道理,颇耐人寻味。
石雕狮子,以矫健的姿态经受住了历史长河数千年文化的洗礼,至今依然屹立在祖国大地上,并弘扬着我国的传统的民俗文化,展现给世人,可以说它反映着我们中华民族正大光明、不畏强暴的昂扬精神。不论是什么样的石雕狮子,其外表都是光明磊落,精神饱满的。哪怕它正在嬉戏,哪怕它正在沉思,只要一看到它的外表,就可以感受得到它的善良、正义、表里如一和强健有力。可以说,在中国的任何一个地方,绝对看不到有一只石雕狮子是俯首帖耳、寒酸狠琐,或者昏昏欲睡,萎靡不振的。尤其是在石雕牌坊上更是看不见俯首帖耳、寒酸狠琐,或者昏昏欲睡,萎靡不振的石狮子。能经受历史洗礼走卜来的,绝不会是民族的糟粕,它是反映的是民族精神的精华。
纵观一下石雕狮子在民问的寓意,它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我们中华民族热爱和平以及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石雕狮子常放置在建筑之外用来看家护院,其寓意就是用于镇压驱赶外来的邪恶,以一股霸气抵抗外来的侵犯。它不会欺凌弱小;不会把自己的伟岸建立在践踏、蹂蹭和吞噬弱小的基础上;不会唯我独尊。它的品性是正义的,它的心地是善良的,它的胸怀是博大的,它的姿态是从容的。
石我国石狮子的应用以及狮子的吉祥寓意,雕狮子还反映了我们华夏民族追求幸福,“义在利先”的价值取向。我们从具体的生活化表现来讲:石雕狮子一般讲究的是成双成对;讲究的是“子孙昌盛”,向往“来财”、“含福”;向往“五子登科”,祈祷“事事平安”等。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堂堂正正、光明俊伟的基础上的,这就是所谓的“义在利先”。
此外,石雕狮子艺术在中国的发展、传承还反映出了我们中华民族友好开放的广阔胸怀。中国本土是没有狮子的,但是我们的祖先却以大度、开放的心态接纳了这种异域动物,并且在长期的生活中对它进行了本质化的改造,使它完全脱胎换骨,充分地中国化、本土化、民族化、日常化。甚至致使很多华夏儿女都忘了它最初的根源,也同时让全世界(包括那些出产“真狮子”的地右)都以为狮子是真正源于我们中国。
四、结语
我国传统建筑外那“守门”的石雕狮子,固然可谓是一种具有民俗性的雕刻艺术文化。但是,在经过了数千年民俗文化传承后的今天,石雕狮子已经不仅仅是作为艺术文化中的一个代表,而在它的身上被更多的赋予了浓厚的文化精髓。石狮子,一种吉祥的象征,它深深地蕴含着我国丰富的民族文化,经过了华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的洗礼,石雕狮子被赋予了坚定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怀;石狮,是国粹,是千年的精华,无论是从艺术的角度还是文学的角度,它都无疑是我们民族的自豪和骄傲。我坚信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守门”的石雕狮子都会带着这种坚毅的民族精神一直走卜去,并且它将走的更加的遥远。
如果说,美学是民族文化形象的反映,那么视觉美学就是民族文化最形象的反映。我认为,通过研究中国的石雕狮子艺术文化,则可以更加形象、更加亲切地体味和认知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从而对我们今后的民族文化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版权属于: 嘉祥石雕厂(http://www.shidiao136.com/)
版权所有。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及本声明
其他人人阅读了:
上一篇:石雕貔貅有公母之分
在线留言
留言记录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