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产品分类
联系我们
- 嘉祥长城雕刻有限公司
- 电话:13791739397
- 传真:0537-6855252
- 邮箱:13791739397@163.com
- 网址:-
- 地址:嘉祥县长城雕刻厂
唐代开元寺石经幢雕刻结构和图案
发布时间:2013-10-05 00:00:47 阅读:10621
唐代在经幢的砌石施工中已运用了绞车之类的起重工具,在胶结方法上,也运用了在石缝间灌铁水的技术。宋代石经幢向高轰发展,其结构比唐代复杂的层数比唐代增高,施工技术、吊装技术和胶结技术都有新发展。宋以后,营造经幢之风逐渐减退,到了明清,则更为稀少。经幢暗示着佛教的隆重和威仪,宣扬着佛教的思想,营造了佛寺建筑在空间上的壮观气势,丰富了寺院空间组群的层次。它还是一种建筑化的仪仗,有效地彰显着佛教徒的虔诚和浓烈的禅宗氨氛。
潮州开元寺的石经幢是唐代经幢的代表。据乾隆年间《潮州府志·寺观》记载,有“开元寺在城内甘露坊,创干隋唐,兴废不一。”潮州开元寺应建于隋末唐初。根据《唐会要。杂记》记载:“唐开元廿六年(738年)戌寅六月一日救每州(郭)下定形胜,观、寺改以‘开元’为额。”明代的《释氏稽古略·卷三》记载:“唐玄宗开元廿六年诏天下州郡各选一大寺以纪年号,额曰‘开元寺’。”可知开元寺为唐开元廿六年改名的寺院。寺内现存的石经幢为唐代珍品,一对位于山门内庭前,如塔形状,一对位于大雄宝殿前,如烛台状。走进潮州开元寺山门,迎面是两座顶高6.65米,须弥座周长7.85米的唐代石经幢,极为雄伟壮观。每一座石经幢由25层石构件组合叠砌而成,且每一层石构件都赋予精工雕饰。最下层是八角形式的须弥座,有力士以头顶幢柱,因年久的风化,图案已经模糊不清。第13和19层的莲花座法,凿出凹凸起伏变化的莲花瓣,象征佛教的纯洁和崇高。第7层为幢身柱层,雕刻陀罗尼经文,估计应该是用“减地平和素平”的方法来雕刻,因岁月已久,现今不见经文。
其余各层均以“素平”和“压地隐起”法,来雕刻佛像、天神、蟠龙、祥云和水波。按照一凹一凸的韵律向上,每一层逐渐缩小,最顶端的宝顶中庭大雄宝殿前的天井东、西各有一座四方形的石经幢。经幢造型似古代四方形古灯烛,民间称这种幢为“石蜡烛”。“石蜡烛”分三个层次。石雕基座为四方形的须弥座,每边以“压地隐起”和“减地平”相结合的浅浮雕手法,雕出四个坐佛,四面总共为16个坐佛,雕刻精细,线条流畅,线条重叠穿插,佛面轮廓柔和圆润,具有体积感。同时,运用这种“压地隐起”的技法使雕刻面的每一个制高点处在同一平面上,不会因为题材而超出建筑的结构范围。佛像周边用“减地平级”的手法,刻出图案花纹,与佛像的“压地隐起”这一浅浮雕手法形成对比,丰富了须弥座的层次感。中间层次的四面,镌刻太子(释迎牟尼)的走过四城图,大面积运用“减地平级”的雕刻方法,目的是保持幢身的整体性。顶层为石蜡烛层,象征佛光普照。唐代此风全国佛寺盛行。
版权属于: 长城石雕厂 (http://www.shidiao136.com/)
版权所有。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及本声明。
其他人阅读了;
上一篇:石雕貔貅有公母之分
下一篇:唐代石雕经幢的艺术风格
在线留言
留言记录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