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供应产品 > 石雕龙柱_文化柱 > 孔府大殿石雕龙柱寺院大殿龙柱雕刻
 
 

联系我们

  • 嘉祥长城雕刻有限公司
  • 电话:13791739397
  • 传真:0537-6855252
  • 邮箱:13791739397@163.com
  • 网址:-
  • 地址:嘉祥县长城雕刻厂
 
 
 
 
 

孔府大殿石雕龙柱寺院大殿龙柱雕刻


发布时间:2013-08-28 00:00:01 阅读:21432

    孔庙的大成殿,结构简洁而整齐。重檐飞翘,斗拱交错,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其枯檀饰以云龙图案,金箔贴裹,祥云缭绕,群龙竞飞。大殿四周廊下环立着28根雕龙石柱,均以整石刻成。柱高近6米,直径约1米,原为1500年刻制,后历经清朝火劫而于1724年重刻。

 

    在大成殿的两山及后檐,有18根八棱磨浅雕龙柱,以云龙为饰,每面浅刻9条团龙,每柱72条,细心的工匠在石柱上记下了雕刻的龙的总数,共1296条。

 

    而前檐的10根石雕龙柱为深雕浮刻,每柱有两条龙对迎而翔,盘绕升腾,中间刻有宝珠为伴,云烟缭绕,柱脚缀以山石,衬以波涛。其10根龙柱两两相对,各具其形,变化多端,无一雷同,造型优美生动,雕刻玲珑剔透,刀法刚劲有力,龙姿栩栩如生。

 

    这是曲阜独有的石刻艺术瑰宝。郭沫若先生曾为之赞诗:"石柱盘龙二十株,大成一殿此尤殊","天工开物眼前是,梓匠何曾读圣书"。

 

    历史上不少皇帝曾去曲阜孔庙祭拜。传说清朝某年,乾隆皇帝也要来曲阜。消息传开,忙坏了曲阜人。该重修的,该粉饰的,该栽种的不到半年,曲阜城就焕然一新。尤其是孔庙大成殿前的那些石柱子,谁见了都说绝!在阳光照耀下,射影透进柱内,观者只见云龙浮游而不见石柱肃立。

 孔府大殿龙柱雕刻

    石雕龙柱之华美,已经超过了皇宫的龙柱,皇帝看到恐怕会怪罪下来。怎么办呢,人们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用红布将石柱包裹起来。皇帝祭拜的那天终于到了,孔庙显得格外压严肃穆。穿过五进院落,皇帝看到大成殿,眼睛一亮一一眼前的殿宇黄瓦飞亮,雕梁画栋;殿前一色红绸包裹的廊柱,将雄伟的大殿衬托得热烈而威严,气派不凡。乾隆皇帝不由得赞许道:"孔庙大殿,名不虚传。"

 

    往事如浮云,为孔庙平添了些许神秘色彩。身临孔庙,面对那肃穆的殿宇,典雅的楼阁,傲岸的牌坊,古朴的宅堂庭房不能不令人惊叹。中国古建筑的装饰艺术是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建筑装饰的题材包罗万象,却以龙凤为贵,而龙则处于至尊至贵的地位。龙柱是众所周知的装饰艺术形式之一。本石雕厂拟探讨石雕龙柱龙柱艺术的源流及其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不当之处,请古建同仁批评指正。

 

    一、龙饰的文化渊源

 

    石雕龙柱是龙饰艺术的形式之一。以龙为装饰源于远古的华夏民族的龙图腾崇拜。上古华夏族群的图腾崇拜主要有北方夏民族的蛇崇拜、少昊族和南蛮族的鸟崇拜、西羌族的虎崇拜和东夷族的龙崇拜。

 广场大殿石雕龙柱

    左传·昭公十七年》云:"太昊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太昊为东夷族的部落联盟首领,其下有青龙氏、赤龙氏、白龙氏、黑龙氏、黄龙氏等以龙为图腾的部落。

 

    龙是上古民族的复合图腾,由鳄、蛇、晰等图腾复合而成。鳄、蛇和蜘蝎只能在水里游、陆上爬、尚不能飞。龙能在天空飞翔,因此,龙的图腾中,复合了鸟图腾的成分。随着龙民族的融合,龙崇拜的范围日益扩大,龙成为中华各民族共同崇拜的神圣的象征。

 

    中华民族的龙崇拜源于何时?近年考古发掘的成果为我们揭开了这一谜底。1971年春,内蒙古翁牛特旗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了一件大型石雕玉龙,年代约距今五千年。1987年6月,河南淮阴西水坡发掘了一座大型墓葬,男性墓主身旁有用蚌壳堆塑的龙、虎各一,其中龙长1.78米,是我国目前所知年代最早、造型最大的龙图形,距今有6000多年历史。可见,中华民族的龙崇拜,至少有六千多年的历史。

 

    龙的形象由晰蝎、蛇、鸟等形象复合而成,晰蝎、蛇、鸟为上古男根生殖崇拜的象征物,可知龙崇拜源于更古老的生殖崇拜。图腾崇拜由生殖崇拜发展而来。龙崇拜的文化渊源可以上溯到若干万年以前,可谓源远而流长。

 

    二、石雕龙柱始于何时孔府石雕龙柱怎么分雌雄的,请阅读龙柱发展历史,

 

    以龙为饰源于龙崇拜,人们用龙纹装饰各种器具、衣服和建筑的部件,于是,出现了龙柱。以龙饰柱始于何时?这是不易回答的问题。西汉刘向的《新序·杂事》讲了"叶公好龙"的故事。叶公名沈诸梁,字子高,被封于叶,故人称叶公。"叶公子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按文中意思,叶公用的器具和屋室部件都雕镂龙纹,其中应包括柱子。但因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可供参考,不能作为龙柱出现的依据。石雕龙柱雕刻

 

    根据东汉画像石上的建筑已出现石雕龙柱龙柱,可以肯定,以龙饰柱最迟东汉已经开始。

 

    山东微山县两城山桓桑终食堂画像中,柱子以龙纹装饰。该石雕龙柱于汉顺帝永和六年(141年)。

 

    浙江海宁长安镇画像石墓的墓室北、西、东三壁均各雕有二根以龟为础座的蟠龙柱。从拓片来看,龙爪为三爪。以龟为柱础,自春秋已有之。据任防《述异记》:"吴王射堂,柱础皆是伏龟。"

 

    除此两例之外,一些文献也记载了汉代以龙装饰建筑构件的情形。《拾遗记》:"赵飞燕女弟居昭阳殿,……椽桶俱刻龙蛇形萦绕其间,鳞角分明,见者莫不竞栗。"东汉大将军梁冀和妻孙寿建宅第,"柱壁雕镂,加以铜漆;窗墉皆有绮疏青琐,图以云气仙灵。"(《后汉书·梁冀传》)《后汉纪》则曰梁冀:"作阴阳殿,……梁柱门户,铜沓纷漆,青琐丹挥,刻镂为青龙白虎,画以丹青云气。"(《后汉纪》卷20)从记载可知,从汉代起,以龙纹装饰建筑之风更盛,宫殿建筑和高官富豪的宅第均以龙为饰。在这种情况下,石雕龙柱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寺院雕刻盘龙柱

 

    三、石雕龙柱的形式分类

 

    龙柱若按龙的材质而分,可分为木雕、泥塑、石雕、沥粉金漆、金属和彩毯六类。

 

    1.木雕蟠龙柱

 

    山西晋祠圣母殿的殿前廊柱上,雕有木质蟠龙八条,为宋元枯二年(1087年)太原府吕吉等人集资所雕。(图2-a)八龙姿态各异,栩栩如生。圣母殿是我国现存木雕蟠龙柱最早的实例。

 

    四川江油云岩寺飞天藏的八根缠龙柱(图2-c)为南宋淳熙八年(1182年)的遗构,也是现存木雕龙柱的较早实例。

 

    沈阳故宫大政殿前檐有二根木雕金龙柱,是1636年的作品(图3-f),崇政殿内的宝座神完前也有二根木雕蟠龙柱(图3-g,雕于1632年之前。虽然两殿的金龙均张牙舞爪,威风凛凛,气势逼人,但姿态不同,各具特色。

 

    2.泥塑蟠龙柱

 

    四川峨眉山市飞来殿明间左右两柱上塑金身泥胎蟠龙各一条,有飞舞离柱而去之态。该殿建于宋元,龙柱亦有宋元风格。

 

    平武报恩寺华严殿转轮藏周围的四根金柱各泥塑蟠龙一条,金甲耀目,势若腾飞。平武报恩寺自明正德十一年(1446年)建成以来,一直保护得较好,未遭人为破坏。从蟠龙形态来看,保持了明代风格(如四爪,角分叉不多,龙嘴扁长等)。

 

    3.石雕龙柱

 

    石雕龙柱是我国现存龙柱中最多的一种,其广布全国各地,且依其雕刻形式,又可分为剔地起突蟠龙柱、圆雕龙柱、透雕云龙柱和减地平锹云龙柱等多种形式。 石雕龙柱,九龙柱雕刻设计图。   

 

    ①突雕蟠龙石柱

 

    突雕蟠龙柱即剔地起突蟠龙柱。剔地起突,即高浮雕或半圆雕,特点是装饰主题从建筑构件表面突起较高,"地"层层凹下,层次较多,雕刻的最高点不在同一平面上,雕刻的各种部位可以互相重叠交错。

 

    突雕蟠龙石柱的代表作是曲阜孔庙的龙柱。曲阜现有起突云龙柱22根,体量高大以大成殿为最(高6.1米,径0.85米,径高比约1/7)(下图),制作年代以颜庙复圣殿(明威化至正德1465^-1521年)和孔庙崇圣祠(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图4-a. b)为古,雕镌水平以大成门内西侧龙柱和崇圣祠为高。大成门的蟠龙石柱龙身躯翻转腾跃,姿态矫捷,毫不刻板,云的形象自由而不程式化。崇圣祠二柱稍逊之,然升降龙身躯曲屈有力, (下图)复圣殿和大成殿龙柱水平大体相当,又略逊之。启圣殿龙柱又居复圣殿和大成殿之下。

 

    广东德庆龙母祖庙,山门和香亭各有突雕石龙柱2根和4根,又以山门龙柱为更佳。山门的二根蟠龙柱,突雕和透雕手法并用,每柱各雕升龙一条,柱高4.3米,径0.35米,径高比约1/12,典雅秀丽,亭亭玉立,龙嘴内石珠可在内滚动,龙形生动自然,亲切而不凶猛,与西江古民崇龙母的民俗相合,为突雕石雕龙柱一绝。

 

    突雕蟠柱石柱现存较早的例子为四川大足北山136窟转轮经藏石雕的八根龙柱,刻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一1162年)。

 

    ②圆雕盘龙石柱

 

    圆雕蟠龙石柱例子较少,宋代大足宝顶山毗卢道场四支石柱各雕一圆雕蟠龙(图2-d),姿态生动。

  石雕龙柱雕刻安装地点;浙江   

    ③透雕云龙石柱

 

    透雕乃介于圆雕和浮雕之间的一种刻法,在浮雕的基础上,缕空其背景部分。

 

    安顺文庙大成殿前有二根透雕的云龙柱,下以石狮柱座承托,柱高6米,径0.8米⑧,径高比为1/7.5,全柱华丽精美、玲珑剔透,甚为罕见。

 

    ④减地平银云龙柱

 

    减地平乍及即"剪影式"凸雕。它的基本特征是:凸起的雕刻面和凹下去的"地"都是平的。其较之突雕,加工较易,费工较少,所以用得较多。

 

    减地平云龙柱也以曲阜孔庙为代表。大成门除明间两侧用突雕龙柱外,第一次间和第二次间两侧檐柱皆用减地平极小幅云龙柱。大成殿则在两山及后檐用减地平余及小幅云龙柱。启圣殿,复圣殿也用了此式石柱。石雕龙柱雕刻安装地:河南永城龙人中学   

 

    4.沥粉金漆石雕龙柱龙柱

 

    沥粉金漆龙柱以故宫太和殿为代表。殿正中两排沥粉金漆蟠龙柱,敷色贴金,龙身翻飞,

 

    十分宏丽壮观。

 

    5.金属龙缠柱

 

    河北遵化县清东陵隆恩殿内有64根金龙缠柱,柱身嵌附有姿金铜片制成的半立体状飞龙,用弹簧控制,龙头龙须可随风摇动,如同真龙凌空。'。

 

    6.彩毯龙裹柱

 

    青海塔尔寺的大经堂108根木柱,其中几根在墙内,108根明柱皆围裹有蟠龙图案的彩色藏毯,堂内五彩缤纷,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以上是以龙的材质分类。若以龙的姿态来分,则有降龙、升龙之分。若以龙在一柱中数量来分,则有的一柱一龙,有的一柱双龙,有的一柱16龙,如曲阜颜庙复圣殿前枪第二次间两侧据柱,平面八边形,每面各二条减地平组降龙,一柱有降龙。盘龙柱雕刻

 

    四、神州石雕龙柱龙柱知多少

 

    中华民族崇龙敬龙。除宫廷建筑有龙柱外,地方庙宇也往往爱用龙柱。神州大地上现存多少龙柱呢?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间题。下面仅以作者的见闻所及作一介绍。

 

    湖北荆州太晖观,建干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大殿前廊有4根、后廊有2根突雕青石云龙柱,龙头伸出柱面约1尺,势欲飞去。

 

    湖南零陵文庙大成殿,前榆明间两侧有两根汉白玉高浮雌蟠龙柱,其两侧各有一根青石浮雕飞凤柱,为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所雕,有龙飞凤舞、龙凤呈祥之意。

 

    宁远文庙大成殿,前后下搪浮雕蟠龙、飞凤石柱各6根,启圣祠前亦有龙凤石柱一对。

 

    湘潭关圣庙春秋阁前有突雕汉白玉蟠龙柱一对。

    大庸普光寺大雄宝殿前有二根蟠龙柱。

 

    山西蒲县东岳庙献亭四角为盘龙石柱,前两条为元代所雕,旋回蜿蜒,盘曲自然,后两条为明代作品。

    河北卢龙县尊胜陀罗尼经幢,为金大定九至十一年(1169--1171年)重建,石幢第一层有盘龙柱。

 

    山西解州关帝庙崇宁殿为清康熙五十七年c171s}遗构,殿周廊有蟠龙石柱16根。

 

    普陀山多宝塔为元元统二年(1374年)所建,第二层为蟠龙柱,龙形生动。

 

    河南郊县文庙大成殿,前据四根木柱通体透雕云龙,柱头刻虎首,雕刻精美,为清代木雕佳作。

 

    昆明圆通寺大雄宝殿内有二根蟠龙柱,巨龙似聆听讲经,又似欲飞腾,形象独特。

泰安天外村广场石雕龙柱12根。

 泰安天外村广场石雕龙柱  

    建水文庙正殿前廊有二根突雕蟠龙柱。

 

汕头妈屿岛天后古庙有二根石雕龙柱。

 

    成都青羊宫八卦亭有八根突雕蟠龙石柱。

 

    当阳关陵也有石龙柱。

 

    福建的许多庙宇均有石雕龙柱。

 

    估计全国各地古建筑现存龙柱当不下三百根。

 

    五、闽台石雕龙柱龙柱尤多

 

    闽台两地的石雕龙柱龙柱,应用尤广,数量较多。

 

    泉州天后宫正殿,前有一对青石突雕蟠龙柱,张牙舞爪,曲折盘柱。

 

    晋江龙山寺殿前有突雕青石龙柱。

 

    永春县蓬壶镇普济寺大雄宝殿前有4根突雕龙石柱。

 

    漳州文庙有龙柱。凤霞祖庙有罕见的双龙双凤柱。盘龙柱石雕,龙凤柱雕刻

 

    龙海县白礁村慈济祖宫有十根青石龙柱,形态生动,翘首欲飞。相传郑成功率兵从白礁赴台抗荷,因缺木料做战船桅杆,向该宫借十根木柱,许愿平夷之日归还。后其子秉承父志,由台湾雕十根精美龙柱运至白礁,传为佳话。

 

    台湾石雕龙柱龙柱也较多。台北龙山寺有八对大龙柱。台北孔庙大成殿,台北南瑶宫内均有龙柱。安平西龙殿、城陛庙、伍德宫、广济宫、三灵殿、文朱殿、开台天后宫均有突雕石龙柱。⑩

 

    据统计,台湾现有八百多座妈祖庙,许多都有石雕龙柱,还有很多石牌坊柱子也采用石雕龙柱,广场装饰也有很多石雕龙柱。

 

    为何闽台龙柱多?这与当地的文化传统有关。

 

    闽粤台一带古属百越,多以蛇为图腾。闽人为越人的一支,称为闽越,以蛇为图腾。《说文》释"闽"为"东南族,蛇种"。福建民间至今仍有崇蛇习欲。龙的形象主要来自蛇、晰蝎和鳄鱼。随着民族和文化的融合,龙成为中华民族共同崇拜的神圣之物,故原先崇拜蛇的闽人对龙尤为崇仰,尤喜用龙饰。

 

    台湾高山族人以蛇为图腾,汉人则多来自闽、粤,因此,台湾亦多龙饰。

 

    这就是闽、台多龙柱的文化渊源。

 

    六、石雕龙柱龙柱随着龙文化广布海外

 

    石雕龙柱龙柱是以龙为装饰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中华龙文化的体现。随着历代炎黄子孙向海外的迁移,龙文化已广布海外,龙柱也随之见于世界上许多地方。

 

    明代为了帮助琉球开发经济文化,洪武二十二年(1392年)"救赐闽人三十六姓"定居琉球。闽人在琉球首府那霸和聚居地久米村建起两座天妃宫。清代,泉州商人足迹达吕宋、逞罗、巴达维亚、勃泥、爪哇、占城、交趾、柬埔寨、巨港、长崎、琉球、高丽等地,每到一地,必建会馆和天后宫,龙柱也就出现在这些土地上。

 

   

 

    本石雕厂从纵的方面探讨了龙柱艺术的文化渊源以及龙柱艺术形式出现的时间,又从横的方面求索龙柱艺术的各种流派类别以及空间分布,故以"龙柱艺术纵横谈"名之。文中疏漏之处,敬请同行赐教。

 

    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其文化内涵渗透到传统文化的各个角落,在中国古建筑的三大部分-台基的须弥座束腰、梁柱结构的雕刻彩画和屋面脊饰吻兽中,其文化表现形式异彩纷呈。柱是传统建筑构架中垂直承受上部重量的构件,建筑构架中屋顶部分的重量通过立柱传递到地面,在传统建筑中曾有"房倒屋不塌"之美誉,聪慧的先民们将龙作为一种重要的装饰题材,对柱给予了丰富的装饰内容,不同的材质及工艺,塑造出风格迥异的龙柱形象。

 

    以龙饰柱,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从东汉画像石上的建筑中可窥一斑。如山东微山县两城山桓桑终食堂画像中,柱子以龙纹装饰。浙江海宁长安镇画像石墓的墓室北、西、东三壁均各雕有二根以龟为础座的蟠龙柱。而藏于河南博物院的东汉青石四神柱础和唐代石雕龙座(柱础),应为河南龙柱的最早实物。东汉青石四神柱础呈方形覆盆式,四方位分别浮雕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图像,青龙为奔走兽身,龙首以马头形出现,背首回望。唐代石雕龙座亦为方形,通高80厘米,为三段式,下盘高28厘米,四角为瑞兽后身,中间束腰高37厘米,以蟒身盘绕三周与四角瑞兽后身相连,粗壮狮腿形四肢,脚为三爪踏在瑞兽后臀之上。上盘四面为龙首,龙嘴大张,嘴角超过眼角,舌向上翻卷呈"0"形,云形耳,龙角不分叉,身为网状鱼鳞纹。

 

    就目前掌握的资料看,龙柱的形式按材质可分为木雕、泥塑、石雕、沥粉金漆、金属等类。据笔者调查统计,河南现存有石雕和木雕两种材质的龙柱10余处。木雕龙柱

 

    宋李诫《营造法式》对建筑木雕的做法和图样做了详细记载,并对其形式给予明确的命名:雕混作(今圆雕)、雕插写生华(棋眼壁的雕刻装饰)、起突卷叶华(今浮雕)和剔地洼叶华(圆、浮雕兼备)。

 我厂制作各种石雕龙柱,欢迎咨询  

    混雕蟠龙木柱-代表作登封老君洞无极老母殿中的龙柱

 

    老君洞为唐代初年的隐逸居士潘师正所开凿,洞形象鸡卵,亦称

 

    "鸡卵洞"。后人在洞内供有老君塑像,故称老君洞。老君洞共分中院、东院和西院三组院落,无极老母殿坐落在东院的最后,建于清代末年。龙柱现重对称施于无极殿后檐明间。柱高4.2米(未含柱础),柱径40厘米(未含雕刻外凸),径高比约为1门0,柱身混雕上下

 

    二蟠龙。龙体花纹高出柱面4--6厘米,龙身具备清晚期龙体纤细特点,龙首毛发飘向脑后,双鹿角,龙眼呈扁圆形,龙口大张则显方形,舌尖上卷,下领亦呈方形短于上颗,下鄂长浓密羊须,

 

    五爪紧握环绕飘游其身,四周祥云,尾端分出尖叉,龙身满布鱼鳞。下龙首外伸出柱13厘米,上龙首外伸出柱15厘米,二龙神态亲切而不凶猛,盘旋腾绕而上,栩栩如生。

 

    别地雕云龙木柱-代表作部县文庙大成殿龙柱

 

    郊县文庙又称文宣王庙、孔庙和夫子堂,位于县城区南大街中部东侧。五代后周年间孔姓捐资创建,北宋末毁于战火。金泰和六年

 

    (1206年)县令奉旨在孔庙旧址修建官方文庙,后代屡经修葺,现存建筑为清代遗构。

 

大成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式,黄绿琉璃筒瓦覆顶。龙柱位于前檐明、次间。木柱高3.63米,立于高96厘米石柱础之上,柱径51厘米。柱身雕刻并非布满全柱,而是仅雕饰柱的前视南面即柱子的一半,后视为素面,雕刻突出柱身2}-3厘米,整根柱的雕刻又分两部,下部高1.1米,以长椭圆构图,内分别雕刻不同图案。上部2.52米柱身单面浮雕剔地雕云龙,具有较强的空间感。四柱龙皆为升龙,龙首上扬,嘴吻张开,上颗长于下颗近一半,此形状与正脊大吻相似。龙体姿态矫捷,身躯腾跃,曲屈有力。四柱远观形态统一,细看又不尽相同。明间柱雕刻构图饱满,龙体充盈整个图面,龙尾呈火焰叉,从后足始明显变细,后足爪躁节似鹤,骨感明显,五爪有力抓于尾部,"火焰尾"下垂有温顺之感;次间则以夔龙形的二龙戏珠做边框,龙体稍有内收,龙尾从后肢起逐渐变细呈、"形翻转绕周,龙尾呈细枝权状,向上呈扇形打开。其雕刻在形象塑造和题材选择上与民间艺术和工艺美术互融互通,在构图布局方面深受传统绘画的影响,布局错落有致,构图疏密得当,龙形刚健有力,自由迂回祥云之间,充满力度与动感。

石雕龙柱《营造法式》卷三石作雕刻制度有四等:一曰剔地起突,二曰压地隐起华,三曰减地平银, 四日素平。

 

    压地隐起雄云龙柱-代表作初祖庵石雕龙柱

 

    初祖庵位于少林寺常住院西北2公里五乳峰下,现仅存大殿、千佛阁、东西二方亭及宋至清40余通古碑。大殿坐北朝南,面阔三间,进深六架椽,平面近方形,单檐歇山顶。根据殿内前檐明间东金柱题记可知,该殿始建于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后历代多次增修,但主要构件仍保留宋代特征。整座大殿用石柱16根,石柱皆为正八边形,每边长21厘米,12根外檐柱雕刻六面,遇墙及门处留素面不作雕刻,每面图案内容不尽相同。前檐二金柱亦雕六面,正东、西二面(明、次间面)为素面,明间面有明显纪年题记。后檐二金柱七面雕刻,仅留明间面为素面。前檐二金柱六面雕刻分前后两组(三条边为一整体画面),南面(正面)下为天王,上为降龙驾祥云,龙纹并非满布整柱,仅占柱高的三分之

 

    一。北面(背面)为双凤逐如意。

 

    后檐二金柱七面雕刻亦分两组,南面(正面)四边组成一幅完整画面,北面(背面)三边组成一幅完整画面。东金柱南面为降龙,西金柱南面为升龙,二柱背面皆为天王。明间西后金柱升龙为马头,上下鄂同长,龙角根部分叉,眼似牛眼,眉呈髻上扬,长须自然飘动,耳似狮,身如蟒,背鳍(又称龙脊)呈水泼状的飘带,紧紧依附在龙背脊骨上,龙鳞为鱼鳞,四肢粗硕强健,肘部有披毛,足为三趾鹰鹜巨爪,甲尖锐有力,作擒摧之势,尾端如钩。明间东后金柱降龙,在空中自由回旋升降,双目炯炯放光,张口咧牙,触须飘动,银发奋扬,祥云绕其四周飘动。此殿石雕龙柱龙柱采用压地隐起雕刻浅浮雕,其纹弧面起伏很小。

 

    别地起突蟠龙石雕龙柱-一代表作品济源阳台宫石雕龙柱

 

    济源阳台宫位于河南省济源市西北40公里王屋山华盖峰南麓,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后毁于五代,宋代重建,金贞元二年(1154年)改观曰宫,称"阳台万寿宫"。大罗三境殿与玉皇阁为阳台宫的主体建筑,位于阳台宫的中轴线上,明正德十年(1515年)落架大修大罗三境殿,并把大罗三境殿木柱抽换为方形剔地起突雕石柱。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重建玉皇阁。

 

    大罗三境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歇山,该殿檐柱与金柱均为石质方圆角四边形柱。玉皇阁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三檐三层歇山,一层外檐四周二十根小八角石柱和阁内8根高达11米的冲天柱,承载着全阁重量,为明代万历年间创修之物。大罗三境殿与玉皇阁的石柱,身与柱础浑然一体,有方圆角及微抹四角的小八角形两种形制。柱高3.02一4.63米,径长0.4一0.46米,柱径高之比在1:6.7一1:7.55之间。

 

    大罗三境殿石柱为方圆角四边形剔地起突雕蟠龙,每柱两龙,二龙盘绕飞腾,乘云搏雾。降龙张嘴咧牙,舌尖上卷,上颗稍长下颗,龙须顺势上扬,龙角似鹿,龙角叉从根部稍上生出,头部长鬃回旋向上飘飞,龙身矫健,四肢已不像初祖庵的那样粗硕,肘部披毛呈髻状,爪为四爪。升龙嘴吻微张,下颗几乎同长于上颗,龙身轻盈矫健,充分体现出龙姿的神韵和威严。石雕龙柱图纸效果图    

 

    玉皇阁石柱亦为剔地起突雕,有方圆角四边形和微抹四角的小八角形。方圆角四边形石柱雕蟠龙盘旋藤绕于柱身,微抹四角小八角形石柱则分四面雕升降滚龙。无论是蟠龙还是滚龙,皆颈细身健,张嘴咧牙,舌尖上卷,上、下颗几乎等长,龙须顺势上扬,龙发从下颗处生绕头上飞,四肢肘部披毛呈髻状,爪为四爪,龙身为网状鱼鳞纹。微抹四角的八角形蟠龙柱,其

 

    八角形轮廓只体现于柱头和柱脚,柱身的八个棱面则浑然一体,龙身随雕饰起伏,没有明显的边棱,采用剔地起突手法雕成高浮雕,主题纹饰突出,带有强烈的动态感。 盘龙柱雕刻

 

    减地平钗滚龙和蟠龙柱-代表作许昌清真观祖师殿和天宝宫龙柱

 

    许昌清真观祖师殿位于许昌县西25公里的灵井镇小宫村北侧,又称"小乐宫"。祖师殿建于一座高1.2米的砖石台基上,面阔九间23.26米,进深三间9.47米,单檐悬山黄绿相间琉璃筒瓦顶。共有檐柱10根,前、后金柱16根,石柱皆为方形,柱头题记显示出不同的捐施人和立柱年代。东次间东后金柱东立面题记更为详尽,有捐施人"许州郭保,观内道士郑演湖及徒姜全先,石匠郭桂,立于万历二年十月初一日"等字样。

 

    祖师殿所有石雕龙柱正面(南立面)皆为二龙争珠,除8根前金柱为单(南)面雕滚龙外,其余10根前檐柱和8根后金柱石柱皆为三面雕饰,三面雕饰又分为三面均雕龙饰,两面雕龙饰和单面雕龙饰。雕龙者,又分二龙争珠、单龙戏珠和龙凤呈祥。石雕龙柱雕刻姿态不尽相同,其造型、构图多姿多彩,美不胜收,除部分装饰性图案外,几无重复。同为龙型,却分呈百态,不同位置的"二龙争珠",构图又各有千秋,而处于对称部位的造型,却是远观形近,近视则构图各有变异。龙的形态与阳台宫十分接近,动势更为强烈,龙身翻转腾跃,颈细身健,张嘴咧牙,舌尖上卷,上、下颗几乎等长,龙须顺势上扬,龙发从下颗处生绕头上飞,四肢肘部披毛呈髻状,爪为四爪,龙尾呈无叉蛇尾状。采用减地平极雕刻手法,即"剪影式"凸雕(平雕),雕刻图像呈半立体状。石雕龙柱雕刻

 

    天宝宫坐落在许昌县艾庄乡北面的石梁河畔,始建于宋嘉熙四年(1240年),是著名的道教宫观。真武殿,俗称祖师殿,是天宝宫中轴线上最后一座殿宇,也最为宏伟壮丽。始建于元代中叶,明万历二年(1574年)重建,是模仿明成祖救修武当山的某一座大殿而建造的单檐歇山式建筑。该殿面阔十一间,进深四间,建在一座1.6米的高台上,10根石雕龙柱位于该殿前檐。石柱为方圆角四边形突雕蟠龙,蟠龙盘旋藤绕于石雕龙柱柱身,与凤合构成"龙凤对舞呈祥"图案,以龙为主,龙首起于正立面,而龙尾盘绕之后亦收于正立面,龙凤腾空而起,长尾摇曳,与飘游四周的祥云构成虚实相映的动态,以行云流水般的线条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蟠龙的游姿,龙形与许昌清真观祖师殿龙形同。

 

    "线雕"阴刻石雕龙柱--代表作清真观祖师殿东稍间西金柱广场石雕寺院龙柱雕刻

 

    此石雕龙柱雕刻的表现形式为"线雕"。画面全以细密流畅、连绵不断的线条构成,升龙和其他动植物纹、流云纹完全融汇于动的韵律之中,龙的形态及图案等同于其他减地平极雕滚龙柱。线条纤细均匀优美,洋溢着丰富的想象力和浪漫的色彩,充分吸收中国画的写意、重叠、线条造型散点透视等传统手法,突出表现了中国古代石刻线画的艺术风格。

 

    缠绕柱身的龙,体现了中国特有的象征文化和独特的建筑审美艺术。这种以龙为装饰的艺术形式,是中华龙文化在传统建筑中较为集中的一种体现。其图案装饰艺术既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对称、和谐、平衡的美学特征,又给人以千变万化、目不暇接的美感享受。河南地区的龙柱艺术顺应历史的发展,各个时期的造型风格承上启下,代代相传,但每个时期都有新的发展和各自特点。石雕龙柱在构图和结构形体上,贯穿着程式化法则,多以满地、串枝、散点、几何等均衡的结构形式,章法变化较多,灵活紧凑。与其他地域同时代龙柱相比,独具特色。如四川平武报恩寺华严殿金柱为泥塑蟠龙,龙形悠张,四爪、角分叉不多,龙嘴扁长。

 

    在保存有石雕龙柱的现存建筑中,以道教广场石雕龙柱留存最多,兼有儒、佛庙宇,但并不见于皇家宫殿中。龙柱与道教建筑结合,明显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在不违背封建皇家规制情况下,地方宫观庙宇作为封建统治者倡导的文化思想的载体,也常用龙柱装饰。龙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河南多存在于道教宫观,其与道教尚龙不可分。道教自东汉张道陵创始以后,道教徒就把春秋时期道家创始人老子李耳奉为祖师,并以龙来象征"道"的变化,把龙化作为传道的活动之一,把出于楚国的老子作为龙的化身,附会了"老子猫龙"的传说,并有道士将画龙作为修身的一种方式,且把不同的情景雕刻于方寸之间。这从不同角度反映了道教民间化、世俗化以及崇尚自然的宗教观,其造型均衡对称,形成理想化风格范式,雕刻手法注重体、面、线三者的协调,具有宗教符号的视觉感召,与中国古代佛教雕刻造像有惊人的相似性。

 

    河南现存石雕龙柱,以石柱为最,且以明代为多,所用石材基本为就地取材。明代经济和手工业发达远超于前朝,其雕刻艺术与封建社会后期多元化的民族与地方文化相一统的文化大融合分不开,艺人技艺和工具的精良不断提高,使其在唐宋神形兼备的基础上,继承传统技法并加以变化,逐渐增强了其绘画性、装饰胜和工艺性。他们大都融会贯通,工精料实,雕工质拙,简明刚劲。传统的手工艺术主要靠口传身授的方式,凭借艺人的独具匠心和艺术感悟,把创作、加工融为一体,这种工艺的传承其实是一部工艺历史的传承,是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由于王朝兴衰更替,长年战乱连绵,自然灾害频仍,河南留存的古建筑被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1374处(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9处和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299处),现存有石雕龙柱的仅10余处,已是凤毛麟角。在现阶段的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无论是龙柱的本体还是民间雕刻技艺的传承,都需要加强保护。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shidiao136.com/longzhu99.html。版权所有,未经批准转载必究。

对此文章有什么疑问,请提交在石雕厂博客研究交流。

其他人阅读了:


 
关键词:
 

在线留言

留言内容
用户名
联系方式
验证码 
 
 

留言记录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