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室内设计思想发展的核心——寓于伦理的严整布局

avatar 2023年11月4日16:01:22 评论 1,335
摘要

在世界室内设计发展史中,中国传统室内设计以其自身蕴含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特质而独树一帜。儒家和道家是中国思想的主流,它们对于中国传统室内设计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其中礼制文化和典章制度成为中国传统室内设计思想发展的核心。伦理精神成为中国传统建筑和室内设计所独有的特色。

中国传统文化历久弥新,伴随着木框架建筑体系的产生和发展的中国传统室内设计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过程。 在世界室内设计发展史上,中国传统室内设计以其自己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特色而独树一帜。

中国传统哲学的功能是净化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观。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是中国思想的主流。 它们对中国传统室内设计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其中,礼文化和规矩已成为中国传统室内设计思想发展的核心。

1、以伦理为基础的严格布局

中国古代利用礼制和儒家教义建立空间秩序,从而影响人们的行为。 儒家礼仪思想将中国传统的社会关系概括为五类:君臣、父子、兄弟、姐妹、夫妻、朋友。 在这五种社会关系中,三种是家庭关系,另外两种可以视为家庭关系的延伸。 例如,君臣关系也视为父子关系,朋友也视为兄弟关系。”这种社会关系的严格定位,体现了有序、和平的社会伦理价值。儒家讲求有尊卑、智愚之分,从而确立了所谓的伦理原则,在伦理文化中,用“三纲五常”来维系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它们与宗法社会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礼制秩序。这种礼制秩序成为了中国封建统治者所倡导的社会行为准则。因此,中国历代以来对包括建筑、室内设计在内的各种制度都进行了严格的界定。

四合院作为中国传统民居的代表,以辈分、年龄、性别为标准。 通过房屋中正房、厢房、后房、背房的布置,形成了近、贵、长的区分。 中国传统建筑的格局是以“家”的概念为基础的。 通过环境氛围的营造,将伦理道德观念转化为美的意识,从而将建筑和室内设计的审美观念置于理性的控制之下。 伦理精神已成为中国传统建筑和室内设计的独特特征。

中国传统建筑的平面往往有明确的轴线。 各个建筑的朝向和造型决定了明确的主从关系,然后整个群落通过严格的轴对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事实上,追求中轴线的理论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遗址,一种“以中心为尊”的理念就已经展现并体现在建筑中。 传统建筑的室内布局也多采用中轴对称,尺度、色彩、装饰都有高低、大小、传统与简约、明暗之分,以表达先后顺序。 这种室内布局无疑是儒家“义、纯、礼”思想的具体化。 它不仅是外在艺术形式的综合表现,也是内在人生哲学的具体体现。

中国传统室内设计思想发展的核心——寓于伦理的严整布局

室内家具的摆放一般采用成组或成套的对称布局,以面向窗户的桌子和前后屋檐为布局中心,配以成组的桌、椅、柜、柜、架等。等,两人一组摆放,力求严谨、统一。

中国传统室内设计思想发展的核心——寓于伦理的严整布局

2、天上地下的装饰表现

《易传》云:“天上下,宇宙定;下上,地下,贵贱异位。” 在封建社会,尊卑意识牢牢地制约着传统的建筑形式。 一座建筑不仅在体量、形式、手法上有所不同,而且在室内装饰、陈设、色彩、图案等方面也有一系列的等级规定。 从宋代的“建筑法式”开始,宫殿和殿堂的结构已经有了明确的区分。 清工部颁布的《工程实践守则》更是将大型实践和小型实践进一步细分为不同的等级。

建筑构件的梁柱、斗拱、檐椽、窗户的绘画、油画装饰等均纳入等级限制。 作为家庭地位最直接象征的门制,更是细致入微。 它不仅限制了门框,还限制了门的油漆颜色和装饰面。 甚至还规定了门环的三个等级:铜环、锡环、铁环。

中国传统室内设计思想发展的核心——寓于伦理的严整布局

就颜色而言,黄色最为受推崇,其次是红色、绿色、青色、蓝色、黑色和灰色。 宫殿建筑多用金、黄、红色调,而府邸建筑只能用黑、灰、白色。 传统建筑绘画的等级如下:河西画为最高等级,只能用在宫殿、寺庙的正殿、殿堂、门上。 主线、图案均用石灰粉鎏金,晕环用量较少。 蓝、绿底色主要用来衬托和衬托金色图案; 轩子彩画仅次于河西彩画,主要用于官衙、寺庙的主要装饰。 宫殿、祭坛、寺庙的正殿、次殿; 苏式彩画普遍在民间使用,多用于园林、住宅等。 所用图案中,以龙凤最为名贵,其次是锦缎几何图案。 园林建筑多采用花卉、山水、人物。 宫殿建筑多采用龙、凤或吉祥草图案,后来又增加了西番莲、灵芝等图案; 佛教建筑多采用莲瓣、佛经、梵文或法器等图案; 普通府邸建筑的布局较为规整,其殿堂装饰更为严谨,纹饰多选择表达礼节、忠诚、孝顺、如意吉祥等。 园林建筑的整体布局自由,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常用植物、花卉,或古器物,如岁寒三友、琴棋等。 以书籍、绘画等图像为图案,充满书本风格。

清代建筑家族“雷式”的样本和档案中保存着数百种装饰图案。 这些图式反映了当时各个社会阶层之间严格的等级差异和人们不同的审美取向。 皇帝追求的是君权神授,永恒的皇权; 而老百姓的向往则是成为第一状元,获得不断的幸福和财富。

中国传统室内设计思想发展的核心——寓于伦理的严整布局

3. 美观的结构造型

结构造型与建筑装饰的和谐统一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显着特征。 以木框架为结构体系的传统建筑,其许多主要构件如柱、梁、梁、檩条、椽子等都是外露的。 大多数这些木制部件在原木制造过程中都经过了艺术处理。 在《施工工法》和《保洁施工部门工程实践规范》中,除规定了柱、梁、斗、拱等构件结构所需的尺寸和施工方法外,还规定了艺术处理方法。还制定了。 通过艺术加工,以充分发挥其装饰效果,这实际上是我们传统哲学中“品质与文字并重”理念的体现。

中国传统室内设计思想发展的核心——寓于伦理的严整布局

对于建筑构件的装饰处理,梁思成在《中国建筑的特点》一文中这样概括:“梁头做成‘尖头梁头’或‘蚱蜢头’;额梁做成‘蝈蝈头’;额梁做成‘蝈蝈头’。 “霸王拳”;下端制成“昂嘴”,上端制成“六分头”或“菊花头”;将上几层固定在一起的横杆制成“王福云”,等等;或者像整组的斗拱和门窗,雕花、门环、角叶,甚至屋脊、屋脊、瓦片等都属于这一类,它们都是结构件,具有经过这样的处理,达到了很强的装饰效果。”

传统建筑非常注重装饰和结构构件的内部统一。 中国传统建筑和室内设计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基于结构的需要,而不是人为的。 在斗式梁架中,虽然梁的表面朴素无装饰,但在加工过程中梁体中心略微向上拱起,形成灵活的月梁。 梁上的短柱也做成分头的柱头,下端呈尖头状骑在梁的瓜柱上。 短柱两侧的支撑成为弧形支撑梁,上下梁之间的垫板做成各种形状。 驼峰,即屋檐下支撑屋檐的斜木,常被加工成各种动物形和几何形的支撑物和牛腿。 这些构件是在原有建筑构件的基础上进行加工装饰的,因此整体效果美观、自然。

古代宫殿建筑的大门,门板上有规则的门钉,中央有一对兽面门环,门框横梁上有多边形或花瓣形的门钉; 古建筑的窗户上饰有动物、植物、人物或菱形。 除了由各种图案组成的各种窗玻璃图案外,为了防止整个窗框变形,还在窗框的水平和垂直交接处钉上铜片,并在这些铜片上压上各种图案,以制成它们极具装饰性。 这些看似附加的装饰,实际上与结构有关。 经过中国古代工匠的艺术加工,它们已成为我国传统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建筑非常注重装饰和结构构件的内部统一。 中国传统建筑和室内设计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基于结构的需要,而不是人为的。 在斗式梁架中,虽然梁的表面朴素无装饰,但在加工过程中梁体中心略微向上拱起,形成灵活的月梁。 梁上的短柱也做成分头的柱头,下端呈尖头状骑在梁的瓜柱上。 短柱两侧的支撑成为弧形支撑梁,上下梁之间的垫板做成各种形状。 驼峰,即屋檐下支撑屋檐的斜木,常被加工成各种动物形和几何形的支撑物和牛腿。 这些构件是在原有建筑构件的基础上进行加工装饰的,因此整体效果美观、自然。

古代宫殿建筑的大门,门板上有规则的门钉,中央有一对兽面门环,门框横梁上有多边形或花瓣形的门钉; 古建筑的窗户上饰有动物、植物、人物或菱形。 除了由各种图案组成的各种窗玻璃图案外,为了防止整个窗框变形,还在窗框的水平和垂直交接处钉上铜片,并在这些铜片上压上各种图案,以制成它们极具装饰性。 这些看似附加的装饰,实际上与结构有关。 经过中国古代工匠的艺术加工,它们已成为我国传统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室内设计思想发展的核心——寓于伦理的严整布局

4、自由灵活的空间组合

中国古典哲学认为,宇宙是阴阳结合体,虚实结合体。 宇宙万物都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有生有灭,有虚有实。 从空间意识层面分析,书法家在泼墨时不仅注重“真实”的笔画,而且注重笔画之间的留白,并将其视为文字的有机部分。 清代大书法家、篆刻家邓石如曾说过:“书画疏可作马,密则不通气,常以为白为黑”。 ,奇怪而有趣的事情就出来了。”

中国传统室内布局的特点是将内部空间与装饰陈设放在一起综合考虑,把空间当作一张白纸,把装饰陈设当作笔触。 运用“规白治黑”的哲学思想,通过内部空间的灵活组合,完成空间布局、立面造型、家具陈设的艺术处理。 中国传统建筑注重“虚”与“实”空间的结合。 同时,建筑传统木框架的结构形式赋予了室内空间最大的自由度。 单体建筑的群体组合变化,创造出动静结合、隐含变化的空间形态。 老子曰:“三十辐一毂,无也可以为车,无也可以为车,无也可以为”当器皿用,不存在,可以当房间,不存在,可以当房间,所以它存在,为了利益,没有什么是可以用的。” 建筑中的这种“有”与“无”,是“实体”与“虚无”的对立统一。

在中国传统建筑的木框架建筑体系中,房屋的主体以木头为柱、梁,形成梁架。 每个子梁架有两根立柱和两层以上的横梁。 建筑规划以“房间”为单位,房间可以分开,也可以相连。 空间的利用非常灵活方便,门窗的位置和处理也极其自由。 室内空间中,“除了固定的隔断、风扇外,还采用活动屏风、半开盖、架子等与家具结合,增加室内空间组织的层次和深度”④。 通过它们可以划分出不同功能的空间,使大厅既可分割又可组合,富有变化,并且易于根据使用要求布置家具。 中国传统字画、匾额对联、书房四宝、屏风、鼎等陈设艺术品,不仅能参与自由灵活的空间组合,更能体现主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 清代李渔在《李翁家言》中主张家具陈设“忌夫妻划船,重活泼变化”。 他认为,除了建筑本身固定外,其他陈设都可以自由移动、组合。 “眼力与心境有关,人欲活其心,先活其眼”。 古代陈设艺术品大多采用自由的展示形式,利用色彩、形状、纹理来营造对比鲜明的装饰效果。 其中字画、挂屏、文化玩具、器皿、盆花、盆景等陈设品,色彩鲜艳,造型优美。 它们与家具等建筑装饰构件一起,形成独特的装饰效果,使单调的空间变得丰富起来,为室内增添活力和情趣。

中国传统室内设计思想发展的核心——寓于伦理的严整布局

中国传统室内设计思想发展的核心——寓于伦理的严整布局

5、效仿自然创造意境

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提出了“天文”和“人文”的概念。 “观察天文,观察时代变迁;观察人文,改造世界”。 这里的人与自然并不对立。 “天文”是指自然秩序,“人文”是指人事秩序。 两者都有自己的想法,并且相辅相成。 汉代董仲舒认为《春秋繁露》认为一年四季的变化是阴阳运动的结果。 他提出:“天道恒常,一阴一阳。阳为天之德,阴为天之刑。” 董仲舒认为:

“天容阳不容阴,重德不重刑”。 又说:“天人合一,天人合一”。 这种天人合一、人中有天、主客一体的“天人合一”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关于世界观的基本问题,道家思想创始人老子写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哲学认为,自然按照其内在规律运行,所以自然是无私的,没有自私的感情,没有私欲,所以我们主张“顺自然”。 明末园林家季诚在世界上最早的园艺专着《园冶》中提出“技艺源于借”。 正是这种崇尚自然的造园理论,创造了千变万化的古典园林。 除了园林之外,道家思想也对中国传统室内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建筑和室内设计中,对自然环境的向往和追求首先表现在内外空间的联系和渗透上。 中国传统建筑内外元素融合的特点,表达了人们超越物质享受的自然美的精神享受。 门窗可以看作是连接和贯穿室内外环境的通道。 “汉代刘熙在《诗铭》中说:‘窗巧,里外巧。’”在北方传统的庭院建筑中,内院与外院有隔墙相隔。内部多采用锦、罗纹图案的木隔断、窗扇或门扇,嵌于柱间,可灵活拆卸。 室内空间通过门、窗、连续的隔断、外廊与围合的内庭院和室外的自然景观相互渗透; 在我国的江南民居中,由于地理和气候的原因,正殿和天井是完全开放的。 同时,围绕天井的开放式连廊和大面积的挑檐,使室内外空间形成一个相互包容、统一的整体; 江南园林建筑中的流通空间采用虚与实的处理,在室内外空间之间形成连续的动静空间。 全面的。 江南园林中的空亭、敞厅、亭台、廊窗,更多地将诗情画意、山石美景引入室内空间,无形中扩大了室内空间格局的范围。 同时,通过人们的参与,创造出“一步一个脚印”。 “移景”效果。

室内人工环境氛围的营造是传统建筑和室内设计的另一个特点。 中国古人常说的“移天缩地”,其实就是运用提炼概括的手法,通过盆景、插花,将花、草、树、木、山、石引入室内空间,模仿自然,同时将花木山石拟人化。 它们独特的性格赋予了它们非凡的审美价值,它们可以通过人工环境的营造来表达人们的情感和兴趣。

weinxin
我的微信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A+
所属分类:未分类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