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祠堂石雕牌坊、牌楼设计制作介绍,在晋祠的建筑群中,石雕牌坊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到晋祠就可以看到一座古色古香的石材质大牌楼,石牌坊为四柱三间三楼庆殿顶琉璃瓦,斗拱飞檐翘角,明间正脊两端饰有飞龙盘旋石雕,楼脊左右两端饰有石雕鸥吻,四根立柱正背两面均有粗大的柱子支撑,明间牌坊牌匾上镌刻“晋祠胜境”4个大字。
穿过“晋祠胜境”石牌楼往里走,一座高大雄伟、气势恢宏的大牌楼巍峨屹立,牌楼造型奇特、为四柱三间三楼垂花吊柱形,四根柱子的上部前后和两侧,围有一圈不落地的小吊柱,小石柱之间用两道夹花板相连,悬于半空中,构成垂花门吊柱形状。明间正面匾额上用篆书镌刻着“名播三晋”晋祠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郊25公里处晋源县的悬瓮山麓,为晋水源头,是奉祀西周晋-国开国者唐叔虞的祠堂。唐叔虞原名姬虞、系周成王姬诵之弟,周武王姬发死后,长子姬诵年幼,在周公姬旦的辅佐下做了国君,称周成王。成王继位不久,唐国(在今山西翼城西)发生武庚叛乱,周公亲自带兵到唐国平息了叛乱。此后一天,成王与弟弟叔虞在院子时,随手从地上拾起一片梧桐树叶剪成玉圭状,对叔虞说:“给你这个玉圭,封你去做唐国之侯。”本来这是一句戏言,但史官认为“天子无戏言”,说了就要兑现。就这样,成王将弟弟叔虞封到唐国做了诸侯(《史记·晋世家》“剪桐封弟”的故事,详细记载了此事)。下图三门冲天祠堂牌坊,雕刻工艺精美大气,样式如下;
叔虞到唐国后,为政有方,深受百姓爱戴。他死后’,后人感念他的功德,便修建了一座祠堂,称唐叔虞祠。因祠堂位于晋水源头,叔虞为晋开国诸侯,所以唐叔虞祠又称晋祠。晋祠究竟创建于何时,现已无从稽考,但从北魏地理学家哪都元所著《水经注》和《魏书·地形表》的有关记载中可以得知,晋祠早在J瞰即已有了,迄今至少有1500多年历史了。,500多年来,北齐、唐代、后晋、宋、金、元、明、清各代都对晋祠进行了修葺和扩建,从而形成了拥有近百座殿、堂、楼、阁、亭、台、桥、榭、牌坊等各种建筑的我国现存规模*大的古代园林式祠庙建·筑群,1961年即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图三门五楼祠堂牌坊效果图,设计样式比例协调,雕刻图案精美,样式如下;
三晋石牌楼再往里走,还有“龙兴晋阳”牌坊、“步韵寻众”牌坊等,而晋祠中*重要、*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牌坊,是位于晋祠圣母殿前、金人台西边的“对越,”石牌坊。
下图三门三楼祠堂牌坊图片,雕刻工艺精美,样式如下;
“对越”牌坊立于明神宗万历四年(1576年),它的建造过程富有传奇色彩。相传,住在晋祠附近东庄的明代书法家高应元的母亲患偏头痛,百治无效,高应元就到吕祖爷那儿去求签,结果求得一签,签上写有“添砖加瓦”4个字,解读其意,即是应在晋祠内修造一点什么建筑,这样才能消病免灾。高应元在祠内仔细观察后,发现祠内殿、堂、楼、阁、亭、台、桥等应有尽有,惟独缺少牌坊,因此决定建造一座牌坊。那么,牌坊建在何处合适呢?·高应元反复观察后,决定将牌坊的位置选在圣母殿前、金人台西、献殿东这块空地上,将来牌坊建成后可以构成有殿、台、坊的
下图三门七楼祠堂牌坊,雕刻工艺精美大气,样式如下;
一组庄严建筑群,既壮观又堂皇,定会收到消灾免难的作用。高应元原计划建造一座简单、小巧的牌坊,但在破土动工的第二天.,他母亲的偏头疼却神奇地好了,高应元大喜过望,便决定*改计划,改建成了如今这座高大雄伟、造型优美、工艺精湛的全木质结构的大牌楼。石牌楼为四柱三间三楼,六跳斗棋,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四根立柱的前后都有粗壮的石柱支撑,明间正面匾额上镌刻有高应元执笔的行体榜书对越两个大字,气势磅礴,遒劲,被称为“雄伟之笔”,为晋祠三大名匾额之一。“对越”一词源出《诗经·周颂·清庙》:‘对越在天”,意为报答,“越”意为宣扬。意为宣扬祖先的功德。原意是报答宣扬周文王的高尚功德。在此处寓意为“报答宣扬母德高尚”。母德高尚在这里是语义双关之意,既指晋祠圣母殿中祭祀的圣母-唐叔之母,也指高应元之母。
本文修改于:2018年7月11日
其他人阅读了: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