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石雕宝塔-佛塔制作

  • 佛教中的石雕宝塔-佛塔制作已关闭评论
  • 5,911
  • A+
所属分类:佛塔 寺院雕刻 雕塑

石雕佛塔何时传入我们,目前尚有许多说法。学术界基本看法是:佛塔是源于印度,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印度窣堵波的象征意义和造型也在亚洲广泛流传,经历了近两千年发展,并在流传中与临近区域的建筑体系及佛教造像艺术相互交流融合的变革,以适应当地的传统和风俗。梁思成先生在《我们建筑史》中总结了我们历代佛塔如下图

佛教石塔佛塔,花岗岩石塔

呼和浩特金刚座舍利石雕宝塔是在这个图中的右下侧的明代的北京大真觉寺金刚宝座塔和清朝乾隆时期的北京碧云寺金刚座宝塔,同一个类型的石雕佛塔。都是藏传佛教传入中原后出现的金刚宝座式石雕佛塔。

 

藏传佛教中的石雕塔

 

藏传佛教是吐蕃时期(公元七世纪)从印度传入西藏,吐蕃分治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其内九世纪在战争创伤中被强力消灭,十世纪初再复兴),元朝时期传入蒙古高原和汉族地区,俗称“喇嘛教”,藏传佛教注重教理辩论和密教修行,并且有浓郁的神秘色彩。也就是说藏传佛教是佛教的一支,自佛教传入西藏后,西藏本土的原始宗教经历了长期的斗争。在斗争过程中,以佛教教义为基础,吸收融入了一些西藏原始宗教神祗、教义、仪式之后,形成了具有不同风格的藏传

佛教。教派众多,主要有: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格鲁派。蒙元时期蒙古地

区主要信奉萨迦派,明代晚期开始崇奉格鲁派(黄教),当今的藏传佛教就是属

于格鲁派。

在此过程中印度窣堵坡在西藏逐步演化为藏传佛教的石雕佛塔,再从西藏流传至其他地区时,窣堵坡也在不断演化,到了元代随着喇嘛教的兴盛,再一次传入中土,并开始大量在汉我们地区出现,纷纷建造覆钵式塔、金刚座塔,尤其是覆钵塔的分布*加广泛,众多的喇嘛寺院里都建有。

覆钵塔又称喇嘛塔。覆钵式塔的造型与印度的窣堵坡的基本相同的。在藏传佛教一座佛塔主要有“五大”部分结构组成,各有不同的象征性表现

(见下图):寺院石雕经幢,石幢

即日月部代表空,宝盖(也叫伞盖)部代表风,相轮(十三法轮)部代表火,覆钵部代表水,塔座(台座)部代表地。与中原的佛塔形式上有着很大的区别。我们在上图中也能看到中原的石雕塔形很多,并不管是单层式的还是楼阁式的、密檐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有着我们传统的建筑风格。基本可分塔刹、塔身、塔基三大部分。而金刚宝座式石雕塔与以上述的塔不一样,它有了藏传佛教中的喇嘛塔似的金刚座,在此宝座上耸立着包容中原的佛塔似的风貌的五座佛塔。这是藏传佛教传入中原后的石雕佛塔杰作,但并不是简单的藏传佛教中的塔与中原塔的结合,而是有着*为深远的因缘关系。

版权属于: 嘉祥县长城石雕厂

版权所有。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及本声明。

其他人阅读了: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 wein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