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弥座的演进

  • 须弥座的演进已关闭评论
  • 7,481
  • A+
所属分类:须弥座

     须弥座是一种叠涩的基座。须弥座在印度*初采用栅栏式座样,后来(约东汉初)才有上下起线的叠涩座,这大概是受键陀罗影响。须弥座在我们一千年的演进中,其形式大略经历了一个由"简单一一繁缚一一简炼"的过程,其饰面则经历了由"少一一多"的过程。

    六朝时期,须弥座的断面轮廓非常简单,在云岗北魏石窟中,可以看见它在我们的早期形象,无论是佛像之座,还是塔座,线脚都很少,一般仅上下部有几条水平线条,中间是束腰,如云岗第六窟、第九窟浮雕塔下的须弥座和第八窟、十窟的佛像、龙门石窟古阳洞的佛座。此时须弥座的座壁大多素面无饰,或仅有一些简单的莲瓣纹、卷草纹。这种简洁的风格一直到隋代仍非常普遍,现存的一些造像基座表现得很突出。石雕须弥座和台基的出现*初是功能的需要,是防洪、防涝、防潮的一种安全措施。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台基的形式和大小主要在于表达房屋主人的身份和地位,成为封建等级制度的一种重要体现。

    大约到了唐代,须弥座有了较大的变化,叠涩层增多,外轮廓变得复杂起来,壁间用小立柱分格,内镶壶门,装饰纹样渐渐多起来。例如天龙山石窟第九窟漫山佛之座、佛光寺后无垢净光塔基座、南禅寺大殿佛台等。五代时期除沿袭唐代做法外,仍有一部分继承了六朝简洁风格,杭州慈云岭造像和灵隐寺双塔基座均是如此,可谓早期风格的再现。

    宋辽金之际,须弥座已十分成熟丰富,形式进一步走向繁缉,走向程式化,官方规定了具体的做法,北宋颁布的建筑专书《营造法式》中就有垒须弥座之制"共高一十三砖,以二砖相并,以此为率。自下层与地平,上施单混肚砖一层;次上牙脚砖一层,比混肚砖下眼收入一寸,次上笔牙砖一层,比牙脚出三分,次上合莲砖一层,比笔收入一寸五分;次上束腰砖一层,比合莲下眼收入一寸;次上仰莲砖一层,比束腰出七分;次上壶门柱子砖三层,柱子比仰莲收入一寸五分,壶门比柱子收入五分;次上寻涩砖一层,比柱子出五分;次上方涩平砖二层,比餐涩出五分。如高下不同,约此率随宜加减之,如殿阶基作须弥座砌垒者,其出入并依角石柱制度,或约此法加减。此虽然是一种颇为复杂的形式,但在宋代甚为流行,实际中的线脚不一定都与《营造法式》相吻合,可大体一致,诸如苏州玄妙观三清殿殿内须弥座、宁波保国寺大殿佛座、'太原晋祠圣母殿座,以及应县木塔第三层塔心室佛室。辽、金盛行密檐式塔,这种塔的基座是装饰华丽的多层线脚须弥座。须弥座在佛家一般是佛像的座台,还是寺院和宫殿的栏杆基座。

    元代须弥座的形式,开始出现简化的趋势。由于刺嘛教的盛行,以及刺嘛塔的兴起,平面呈亚字形的须弥座大量出现,广泛地用于造像和刺嘛塔中,如杭州飞来峰造像之基座和北京妙应寺白塔基座。

    明清时期,须弥座又走向简炼,尤其是官式建筑*是如此,清官式须弥座的做法,按梁思成先生编《营造算例》:"须弥座各层高低,按台明高五十分归除,得每分若干,内圭角十分,下柱八分,下果六分,带皮条线一分共高七分,束腰八分,带皮条线一下二分,共十分,上袅六分,带皮条线一分,共高七分;上杭九分。众多的明、清北京官式建筑的须弥座,清代北京大慧寺大悲殿观音像基座、绍兴兰亭乾隆碑亭基座等,均是较为标准的清式须弥座。此时须弥座上的装饰愈来愈丰富细腻,各部位都有许多纹饰,大量采用卷草、云纹、水纹、断字、亚字纹、动物纹、莲瓣纹等。因此这一时期的"简炼",仅仅是对须弥座形体而言,在装饰艺术上则是异常华丽,所以它不同于早期须弥座的简洁形式。

    明清时期一些次要建筑的须弥座,并非都用官式做法,表现形式多样,大同观音堂三龙壁琉璃基座线脚轮廓构图比宋代*为繁缉复杂。但这不是主流。在各地的民间建筑中,须弥座*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局面。

其他人阅读了: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 weinxin